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3年03月07日 第2023-03-07期 >> 第B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峇迪行业里的土生华人 (4)

威廉·关辉龙(WILLIAM KWAN HWIE LIONG)

  1942年至1945年期间
  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年)是土生华人峇迪生产的停滞期,恶劣的经济和政治环境迫使几乎所有土生华人峇迪商关闭工厂,如拉森的峇迪作坊在日本占领时期全部关闭。
  仅有少许峇迪作坊存活下来,如北加浪岸包括黄士俊和范赛纶夫人在内的一些土生华人和荷印混血人峇迪商。为了满足日本民族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品味和需求,他们被勒令继续开门营业,不断制作峇迪。当时生产的峇迪,如今叫做奉公会峇迪(Batik Hokokai)。奉公会峇迪的设计繁琐,精致艳丽,符合日本消费者的审美品味。除了当时人们所熟悉的峇迪设计元素外,菊花、蝴蝶和鲜艳的黄色是奉公会峇迪的特点。
  1946至1969年期间
  印尼独立后的几年里,土生华人的峇迪工业无力翻身。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非常不利于峇迪工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尚不足以购买峇迪裙(KainBatik)。此外,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包括峇迪工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举步维艰。比如说,1948年12月在峇迪产地杜鲁斯米(Trusmi)发生的骚乱(Wahid,2006:6)将当地的华人峇迪商驱赶到井里汶(Cirebon)及其周边地区。
  1945年至1950年独立革命期间,土生华人峇迪商迟迟不愿营业,甚至转行到其他较有前景的行业。
  1955年左右,政治和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之后,土生华人峇迪工业才重新崛起。土生华人峇迪商纷纷重开峇迪工厂或车间。不过,这次他们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由于土生华人妇女的着装爱好已从荷属东印度时期的娘惹装变成西式服装,土生华人社会的峇迪消费者大幅减少。因此,他们必须要挖掘仍然存在的峇迪市场,即非华人消费者群体。
  对市场的适应,还体现在峇迪的设计样式上,无论是图案设计还是色彩搭配。他们用内地的峇迪图案取代华人神话故事图案,摒弃了动植物图案,还推出了荷属东印度时期少有的绿色和褐色。
  土生华人峇迪中心逐渐开始复苏。例如,1928年拥有130家峇迪作坊的拉森,在1970年左右已将近110家峇迪作坊复苏。这个数据来自印尼多元主义学院(Institut PluralismeIndonesia,简称IPI)所做的问卷调查。该调查于2007-2009年期间进行,通过
  采访南望(Rembang)地区政府以及拉森的峇迪商人获取数据。如此说来,拉森(Lasem)的峇迪商数量在1928年至1970年的42年期间只减少了约20家(15.4%)。
  这一时期,吴德宣(GoTik Swan)(即后来人们认识的PanembahanHardjonagoro)获得苏加诺总统的信任,被委以创作“印尼峇迪”的重任(详见本书第三部分《峇迪大师——吴德宣》)。吴德宣后来将内地峇迪图案(如弯刀parang和四瓣花kawung)与沿海地区大胆而又热烈的配色相结合,成功创作出“印尼峇迪(batikIndonesia)”。
  吴德宣于1931年出生在梭罗,是峇迪制作工艺产业化的先驱者。对他来说,峇迪不仅是商品,也是艺术品。他从传统峇迪图案设计中汲取灵感,为峇迪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他的理念体现在将风格迥异的峇迪图案组合起来,形成统一完整的印尼风格。他的峇迪色彩缤纷,鲜艳动人,是对传统峇迪的现代化改良。在潜心研究传统峇迪设计的过程中,他对爪哇哲学有了深刻的领悟,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峇迪作品广受印尼上流社会的追捧,被懂行的收藏家乃至社会大众争相收藏(《美丽印尼系列》图书写作团队[1],1998:237)。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三册)》。本篇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