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3年02月28日 第2023-02-28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华人在印尼经济建设中的历史角色 (8)

纳维彦多(NAWIYANTO)
惹班(Mojokerto)的华人店铺(1981)

  一些华人商业集团在新秩序时期发展迅猛,在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根据罗比森(Robison)(1986)整理的名单,其中出类拔萃的商业集团有谢建隆(TjiaKianLiong),即威廉·苏里亚查雅(WilliamSoeryadjaja)开创的阿斯特拉集团(KelompokAstra)以及由苏多诺·沙林(SudonoSalim),即林绍良(LiemSioeLiong)创办的三林集团(KelompokSalim)。这两大商业集团在印尼新秩序时期赫赫有名。此外,还有一系列华人商业集团,如陈祥基集团(Kelompok TanSiongKie)[1]、郑建盛集团(KelompokTheKianSeng)[2]、叶瑞基集团(Kelompok YapSoeiKie)[3]、吴瑞基集团(KelompokGoSoeiKie)[4]、吴家熊集团(GoKaHim)[5]、江庆德集团(Kelompok Kang KingTat)[6]、陈子兴集团(KelompokTanTjoeHing)[7],以及其他一些华人,包括王家发(OngKaHuat)[8]、蔡哥昌(TjaiKoTjiang)[9]、林如光(LiemCuKong)[10]和林德祥(LiemTekSiong)[11]。
  当然,新秩序时期华人的经济角色不仅仅体现在庞大的商业集团的发展中,华人在中小型经济活动中也很活跃,尤其是在城市。比如在诗都文多(Situbondo)县的帕纳鲁坎港口路(Jalan Pelabuhan Panarukan)上,接近80%的店铺由华人开设。新秩序时期此地著名的商人之一便是林振辉(LiemTjienHwe)。他坐拥金沙滩有限公司(CVPantaiMas),从事海产品贸易活动。其他出名的商人有林庆成(LiemKingSing),他的公司名叫共同贸易(UsahaBersama),主营杂粮和颗粒作物贸易业务;林加全(LiemGae Tjwan)[12]、林顺彪(Liem Sun Piauw)[13]和林朝和(LiemTiauHoo)[14];这三位商人都从事纺织品贸易;以及售卖船只配件的蒋瓦恒(Tjo WaHing)[15]。还有燃料商人阿林(ALin),他在卡朗阿森县(Karangasem)、卡彭安区(Kapongan)和文多禾梭路(JalanBondowoso)都有公共加油站(SPBU)。其他华人以服务业企业家著称。在诗都文多的五家酒店,即罗萨里酒店(HotelRosali)、玛雅萨利酒店(HotelMayasari)、穆斯蒂卡酒店(HotalMustika)、亚洲酒店(HotelAsia)和萨尔沃莉尼酒店(HotelSarworini),都由华人开设。这座城市的四座电影院大厦也属于华人企业家。在工业领域中,阿曾(AChan)是著名的家具出口生产商,而建筑业闻名遐迩的华人有阿宏(AHong)[16]和瑞昌(Sui Tjong)[17],他们参与了诗都文多许多政府大楼项目的建设(Winarni,2012)。
  在新秩序时期向改革时期过渡的阶段,华人经济地位受到猛烈冲击。1998年5月份发生排华骚乱,华人遭遇暴力抢劫和袭击,损失惨重,导致大批华人纷纷离开印尼并将财产转移到国外。华人的经济地位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对于华人商业集团的打击,在林绍良(Salim)的商业帝国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集团不仅仅由于遭到抢劫破坏而损失惨重,甚至还欠了政府巨额债务,最后不得不放出大笔生意资产给政府和其他人以垫付债款(Dieleman,2007)。印尼著名的卫星城开发商芝布德拉集团(KelompokCiputra)也遭遇重挫(详见第四部分《房地产的发展》)。狂暴的群众袭击并烧毁了几座卫星城。新城建设项目被迫中止,土地和房子被迫出售抵债(Carney和Dileman,2011)。在一些城市,经济规模较小的华商也不能幸免于难。华人在外南梦(Banyuwangi)和任抹(Jember)的商店和仓库,在文多禾梭(Bondowoso)的碾米坊统统被暴徒洗劫一空,就连饲养鱼虾的池塘也难逃厄运(Nawiyanto,2012)。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三册)》。本篇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