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1年10月18日 第2021-10-18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中国“神舟”映托出的神话

廖省:林越

  上个月17日,由聂海胜任指令长的神舟12号载人飞船在天宫空间站执行3个月的任务后,三位宇航员成功平安返回地球,举世欢腾。接着又传开振奋人心的消息,神舟13号载人飞船将于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30分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好几个群组里都互相鼓励、邀约,大家一起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创造纪录:翟志刚任指令长的三位航天员将首次于空间站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成为中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他们将创造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
  印尼西部时间15日晚上10时许,我们在央视第四台(CCTV4)观看现场直播。看到在仲秋深夜为英雄们鼓劲壮行的群众,穿浅红色寒衣向妈妈挥手祝福的5岁女孩;看到航天员坚定地登上40米高发射架的预备室,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熟练地钻入狭小的航天舱。
  中国目前安全系数最高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准时升空,直入苍穹,巨大而明亮的尾焰与农历十一的上弦月构成了神话般的图像,把“神舟13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酒泉中心指挥员邹利鹏宣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国首枚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的火箭,它在发射之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站立”了5个多月之久,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站立时间最长”的火箭。这震动全球的消息也让不少外媒和外国网友为中国赞叹。
  欧洲航天局马上在推特上转发神舟13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视频报道,向神舟13号发射团队及将进入天和核心舱的中国航天员表示祝贺。法兰西24电台则关注三位中国航天员的出征仪式现场出现高唱《歌唱祖国》的感人画面以及展现出来的民族自豪感。
  美国CNN新闻网称,这是中国“年轻的”太空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的太空计划正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计划之一;并援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大卫·布尔巴赫的评价说:“中国太空计划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从上世纪90年代一个非常低的基础上开始,在所有主要前沿领域都取得了如此迅速的进展。”作出了中肯而确实的评论。
  俄罗斯国际电讯社16日以“神舟十三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为题对中国载人飞船发射和对接成功的消息进行了报道。并特地说明,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天宫空间站”阶段性计划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英国《路透社》表示,随着国际空间站在几年后退役,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一个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该社还提到,毛泽东主席曾感慨:“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而如今,“中国航天计划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真的不一样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传,在神舟13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各项工作。听完3名航天员的报告后,网民们为首次上天的叶光富加油,开心地形容王亚平系着的马尾成了“冲天剑”!长达六个月的在轨驻留,将考核航天员门体魄及航天工程“后勤保障”的能力。
  回首2011年,美国联邦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推动的“太空合作禁令”在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生效。该法禁止美国航天局(NASA)与“中国或任何中国公司开展任何形式的双边合作”,禁止美国航天局一切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家有敝帚而自珍!
  然而,在2019年时,中国航天局与法国空间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2024年前后发射的嫦娥6号月球探测器中将搭载法国的一颗探测器登月。国际媒体也提到欧洲正寻求与中国在月球基地上合作,中国表示欢迎。形势已逆转,除非美国不让盟友参加。
  2020年,中国与俄罗斯宣布在月球探索领域进行合作,包括建设月球基地的消息,即刻引爆舆论。俄罗斯是经验丰富的航天国家,加上崛起的航天新秀中国,中俄的航天合作堪称强强联手,今后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然让人十分期待。但美国《纽约时报》却突出“中俄太空合作将重塑地缘政治,重启大国竞争”。显然企图进行政治化宣传,以便抹黑。但“美式双标”地不提排斥中方的“沃尔夫禁令”,其无赖嘴脸徒让明眼人窃笑。
  诚然,令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航天从来都不靠美国,近年来中国火箭发射数量连续数年蝉联第一,“酸味十足”的美国人再也“高贵”不起来了,于是各种脏水都泼来了。
  人们不难发觉,中国的载人飞船“神舟”,空间实验室“天宫”;核心舱“天河”,货运飞船“天舟”;探月工程是“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火星探测器是“祝融”……都和中国古代“神话”有着渊源。我们或许可以这么想:正是大禹治水的拼搏思考,钻木取火的不屈不挠,愚公移山的坚韧顽强,在支持着、映托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万里鹏程。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