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8月11日 第2022-08-11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与诗韵共振

——为夏之云文友新著《诗岛拾韵》出版而写

泗水:吴开森

  出书,对每一位爱好写作的人,好像都是一种召唤。每当文作汇集到一定份量,认真与否,对出书的意愿总会稍然袭上心头。环顾周遭氛围,对于拟出书者而言,处境有时会有些艰难,不单坎坷,亦颇有尴尬。且不说编辑过程的纷琐冗杂,书出版了之后,虽不便明言,但内心私底下总会担心、揣摸真正愿意捧读的人又有几许。一段时间,往往只觉得书,或出书,兴许只是有意愿出书的写作者才会对之起关注,甚至于,大部分的文友间也无从谈起这事,其热络之心更无从表达,这也并非全然是因为经费的掣肘。但无论如何,一谈到或牵涉到出书的话题,身为文人,多少都会有感应,有同一感受,个中的话题也会在同行人中激起千层浪 :作为写作者,当作品多了,本来就是作为出书的资质。想到自己月前也刚为母校的110周年编纂纪念特辑,家乡友人一度传出,我就是特意为母校编制好了特刊,也很少会有人肯去阅读,自己也曾一度为此踟躇,虽然最终我自己仍执意把特刊印制完成,但心里至今仍然蒙上沉沉的一道阴影。然此事不足为诫,目下我还正为拙集的姐妹篇《遨游四海》作最后整理,预计八月初出国前会交付印务馆印制。
  前日,有幸获赠夏之云文友新著《诗岛拾韵》,心里极其感激。捧读在手,一看书名,一股巴厘岛的仙逸气息缓缓袭上心头: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细白的沙滩、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已先映入脑际。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仿若在文坛一片焦燥的荒凉大漠洒下了的甘露,沁入人心而成为一大爽点;那充满诗意的韵味,映衬在每一个文人的心坎里,我们为印华文坛的又一部精品佳集面世而雀跃欢呼。我拜读之余,谨此略述自己的真实感触,只是把阅读后心里的诸多感悟和盘托出,算是对“文心”的一种诚实交代。
  从开页伍耀辉华贤的序言我们得悉,作者在家乡经历了经济的动荡后,举家搬迁,錨定位于印尼东部俗称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巴厘岛作为第二故乡。窥见出当事人凡事已先经过一番的深思熟虑,对生活的前景有着美好的响往与追求,这高雅的情愫也映现在作者日常的行事作风和写文的态度。在《诗岛拾韵》中,文章的题材可谓多样丰富,囊括了散文、小小说、小说、散文诗、诗歌、特写…等,著者笔下所叙述的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社交中与人交往时有发生的事情,同一个记忆、同一样画面,处处充满了岁月的痕迹,皆是我们熟稔于心的生活场景。正如廖彩珍文友为文集撰写的序言所导引:“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从篇篇短小精简、多种题材的文章描述,让人感知事件近在眉睫,以小见大又意味悠远;同样满溢着市井的烟火气息,不会高大上脱离现实,所以很能够吸引读者。文集末部的诸篇特写详尽厚重,里面一篇对文桥三语学校创办人江连褔先生着墨详实,正确映现江先生生前为人。我忆起上世纪大约八十年代,在任抹的一段时间,几次不经意见过江先生在原任华母校校址商场斜对面、步行路过友人开设的电具店驻足闲聊,当时我处于极端艰困时期,亦在店后小巷的小租间居住,当我哪刻恰好也在友人的电具店时,江先生既然也愿意与素不相识的我攀谈几句,故予我印象尤为深刻。
  人生中常有欢乐,但也难免会有泪。各种题材的文章,在作者细腻入微、清晰细致的描述中:哪“巧”妙的抒情、“云”一般柔绵的词语,文章好像被赋予了生命、给激活了,犹让阅者感觉文章很不一般。这源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也是美与抒情的最佳体现。我读着、读着… 不知觉好像走进了文学的伊甸园,感觉小径上有很多不一样的遇见与风景,激励人们看到就想迅速抓获,好像同一样的事情竟然也能那麼牵动我们的心。作者对事物的细微观察、丰富的辞汇儲存,让描写更为入神,这肯定也映射作者过硬的写作能耐与丰盈的人生体验,在漫长岁月的积淀中最终孕育出的文学精华。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大家文风吧 !
  藉以对文学的愛好,体会多读书、读好书的内涵,当我从伊甸园缓歩走出来,满负花园里文学情操的香气,磨钝了先前的蛮劲棱角,心中琢磨着、品味着感染到的仙气诗韵,身心顿感一片舒畅。文学是有无限的高度,在经历阅读好书籍的过程中,汲取了营养、迸发了灵感、提升了自己,虽说凡事没有最好,但希冀能做到更好的自己。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