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2年07月16日
按日期查阅

英国约翰逊是“政治渣男”吗

廖省:林越

  英国广播公司(BBC)于7月7日称,英国首相约翰逊已同意辞职,表示“我希望你们知道,放弃这份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我是多么的难过……但是时候退下了”。他继续留任首相位置至秋天,到选出接班人为止。宣布辞职前一天,他强调从2019年选举中获得“巨大的授权”,作为被赋予使命的首相,在困难时将“继续前行”,想以选票作救命稻草。
  据BBC总结,出任首相两年半,有五件事使约翰逊落马:首先是被指在脱欧后缺乏工作重点和规划,二是未处分涉贪党员帕特森,三是英国创下40年通胀新高的9.1%,四是疫情期间多次在首相府及政府办公室开派对。他于6月因“派对门”被党内提出不信任动议,幸有59%支持票而度过难关。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表示希望连任三个任期。
  分析称,约翰逊被逼宫的导火索,是因被揭发对克里斯多夫·平彻非礼两男子一事说谎。他早于2019年已知悉却讹称不知情,委任平彻为副党鞭,曝光后才认错。财政大臣苏纳克(Rishi Sunak)和卫生大臣贾伟德(Sajid Javid)辞职,引发60名幕僚跳船。
  俄乌冲突之初,约翰逊上窜下跳,先后两次到乌克兰去和泽连斯基见面。在香港回归25周年大庆之际叫嚣“英国不会放弃香港”,在北约峰会号召北约成员国元首和普京“比胸肌”……评论认为他并非打嘴炮,是故意转移媒体与民众的视线,掩盖自己的无能。
  从深层次看,压垮约翰逊的应是“防疫不力”与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导致的“能源危机”使然。英国最先提出“与病毒共存”、躺平,于7月8日新增确诊14.29万例,累计2288.40例,累积死亡18.07万人。媒体不报可不代表这些感染与死亡的人不存在。
  《亚洲周刊》29期专题报道刊载《约翰逊丑闻众叛亲离 英国政治形象荡然无存》评论:“‘英国特朗普’约翰逊不愿放弃权力、在保守党内遭遇一波又一波的逼宫压力后才不得已辞去首相的丑陋形象让世界再度吃惊,‘大英帝国的政治家风范’遭到嘲弄。”
  约翰逊被迫辞职后坚持保守党看守领袖,直至新首相上任。主因竟是为了要在本月底于首相別墅契克斯(Checkers)与妻子卡丽补办一场更大的婚礼,因去年5月于西敏寺大教堂举行秘密婚礼时,只有少数宾客;可見约翰逊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执政党形象之上。
  英国媒体也披露“逼宫”最后几小时的细节,在唐宁街“顽抗”的约翰逊,6日晚上面对逼他辞职的一群阁员,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他之前刚任命、且刚为他辩护的财政大臣扎哈威。扎哈威在推特写道:“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局面,只会让你、让保守党,最重要的是让整个国家都变得更糟。你必须做正确的事情,而且现在就要开始。”
  回顾三年前,保守党扳倒特蕾莎·梅政府时,约翰逊是率先引爆的“肇事者”,他辞去外务大臣职位,最终贏得了党魁的位子。如今,保守党的内阁大臣们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约翰逊受到报应,也尝到了当年首相遭遇“窝里反”的苦涩凄凉。
  尽管约翰逊紧随美国民主党政府,对俄罗斯祭出各种“制裁”大棒,大有不把普京赶下台绝不罢休的姿态。但讽刺的是,在通胀不断飚升的世界大局下,英国的经济前景竟紧随着受到“核弹级制裁”的俄罗斯,在主要国家中倒数第二。与通胀飚升指数相同的是,不支持约翰逊继续担任首相的民调也高达70%以上,远超党内不支持约翰逊的52%票数。
  有媒体预测,约翰逊下台后,恐怕难免舆论的“秋后算帐”。约翰逊宣布辞职后隔一天,《独立报》声称获得外洩的英国首相官邸翻修费用的估算资料,这笔2020年提交的翻修开销高达20万英镑,远超内阁办公室每年3万英镑的预算原则。显然约翰逊把官邸当成了自己的婚房私宅,肆意挥霍。也难怪英国网民为他起了一个“政治渣男”的外号。
  用BBC记者维勒的话说,导致约翰逊下台的不是首相及其内阁的政策决定,而是他自身的性格和行为招致质疑和批评,发酵成一连串政治丑闻。譬如在疫情中,他要求民众自律,自己却和朋友在首相府开“违规”派对,引发舆论的尖锐批评和民众的高度不满。
  评论认为,约翰逊“口无遮拦”的言论、观念让他成为争议的焦点,而他却以此笼络人心、积攒人气,为自己的政治上位铺路。此外,他又以政客的花言巧语主持新闻节目,以媒体的娛乐特征大搞民粹主义政治,形成政客和媒体人身份重叠、纠结的“怪人”。
  约翰逊的闹剧性下台,却因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刺而较少见报,多少能为他遮遮羞。不过,竟然有十多位保守党人宣布参与党魁选举,可見约翰逊在党内的支持基本盘已涣散,他为保守党和英国民众画下的政治大饼早已败裂。他与那些同流合污的西方政客所展示出的殖民情结与冷战思维,寡廉鲜耻、诱逼蒙骗的行为,是否可以被归类为“渣”呢?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