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3月22日 第2022-03-22期 >> 第B7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交融的努山达拉美食文化(4)

安德列阿斯·玛尔约多(ANDREAS MARYOTO)
朱丽叶·苏达尔嘉纳(Julie Sutardjana)
20世纪50年烹饪培训班的结业证书


  从直葛市(Tegal)一家中华自助餐(Chung-Hua Buffet)的菜单和价目表中可以看出,华人经营餐馆的历史十分悠久。菜单印刷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但从印发菜单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拼写来看,应是在1948年以前。在菜单顶部位置印有“欢迎所有民族”字样。西餐菜单有啤酒、土豆煎肉饼、巧克力、手撕面包和葡萄干面包。餐馆想要展示它的国际化水平,菜单上提供了一系列啤酒饮料。除此以外,他们也很有先见之明地标注“所有食物均不含猪油或猪肉”,以便吸引更多的顾客。可见,当时食物是否清真合法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华人的关注重点。
  此外,华人还利用饮食天赋开设了多个烹饪培训班。一家开设于中爪哇马格朗
  (Magelang)的糕点制作培训班的结业证书可以证实这一点。这个培训班由李香英(Lie Hiang Ing)在1959年开设的,很多学员从这里毕业。
  为了传播和分享饮食文化知识,华人还进军了正规教育界。《简易菜谱》的作者吴祖娘(F GouwTjoeNio)和阿尔迪普拉嘉(SArdipradja)是万隆国立女子技能学校(SekolahKepandaian Putri Negeri Bandung)的老师。直至1961 年,该书再版了九次。
  主厨与美食家投身于美食界的华人数不胜数,难以将他们悉数列出。不论是受中餐、印尼菜的影响,还是受到西餐的熏陶,他们在烹饪界都非常具有影响力。其中,有蔡俊源夫人(Ny. TjoaTjoenGoan)、家庭主妇朱丽叶·苏达尔嘉纳(Julie Sutardjana)、妮拉·莎莉(Nila Sari)以及威廉·旺梭(WilliamWongso)。
  20 世纪初,蔡俊源夫人,一位住在西爪哇省苏甲武眉县(Sukabumi)芝朱录(Cicurug)的妇女,在荷属东印度的美食界赫赫有名。她是花牌绿豆粉厂的老板。这个品牌的绿豆粉非常有名,直到现在仍然可以在传统市场或超市买到。花牌绿豆粉的市场不但遍及国内,如巴达维亚、马辰或望加锡,还销往数个东亚和欧洲国家。曼谷和新加坡都有它的代理商。
  蔡俊源夫人既是工厂老板,又是糕点制作达人。她制作了用荷兰语、英语、马来语发行的小书,用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同时也分享关于糕点制作的小技巧。这些小书到现在还被各界人士收藏,其中包括《花牌绿豆粉食谱》、《花牌绿豆粉》。这些简单的小书提供了当时最著名的六个菜谱,即“金子与银子”、“甜蒸糕”、“彩虹”、“绿豆粉香蕉”、“布丁”、“新娘的眼泪”。由于这是糕点制作的基础,这些菜谱被很多人推崇。从蔡俊源夫人制作的成品来看,这些糕点既富含中国特色,同时也融合了当地小零食和欧洲糕点的特色。
  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蔡俊源夫人的事迹,其中有《爪哇信使报》(1917)、《新日报》(1925)、《东印度报》(1927)。蔡俊源夫人不仅是面粉厂的厂主,同时也是一个糕点师傅。
  1926年7月26日,《婆罗洲之星》报道称:“十几年前,蔡俊源夫人已开始她的小生意。由于花牌绿豆粉质量上乘,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她的名字在印尼更是家喻户晓。”1927年3月16日的《东方萌芽》报道称:“蔡俊源夫人居住在爪哇的芝朱录。她拥有一家生产绿豆粉的工厂。她用这个工厂出品的绿豆粉,制作出甜美可口的糕点。”
  另外一位有名的美食家是朱丽叶·苏达尔嘉纳,人们多将她称作“家庭主妇”(Nyonya Rumah)。朱丽叶是 20 世纪50年代最有名的 主 厨 。 当时,她管理了《明星周刊》专栏“厨房的秘密”和《光荣》周刊专栏“厨房的艺术”。自那时起,朱丽叶开始使用笔名”家庭主妇”。直到今日,她仍然使用这个笔名在《罗盘报》上撰写专栏“我们的厨房”。2012年,由于长期坚持不懈地撰写该专栏,她获得《罗盘报》的嘉奖。朱丽叶,1922 年 出 生 于 拉 森(Lasem),是杨越昌(Njo Wat Djiang)和曾礼娘(Tjan Le Nio)夫妇之女。这对夫妇是中爪哇省拉森镇的峇迪蜡染布商人(“JulieSutardjana”,2012)。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二册)》。本篇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