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2月21日 第2022-02-21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亚细安冬奥之旅更团结

李叶明 许倩

  北京冬奥会在美国发起“外交抵制”声中成功举办。除了少数美国盟友和几个欧洲小国跟随,参与了所谓的“外交抵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响应美国的这一做法。
  这被认为是美国影响力的衰退。尤其是中南美洲、太平洋岛国、中东以及东南亚,向来被认为是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这些地区拥有巨大影响力。何况这些地区,地处热带,当地没有冰雪季节,也无从开展冰雪运动,所以很多国家从未参加过冬奥会,表态“外交抵制”其实不难,因为根本不需要做什么,等于是送个“顺水人情”。
  例如东南亚,原本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参与冬奥会。马来西亚首次有选手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是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当时生于吉隆坡的茹自杰,获得花样滑冰参赛资格。另一位选手杰弗里·韦伯,父亲是美国人,代表马来西亚参加了高山滑雪项目。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样,也是在上届冬奥会时才首次有选手参赛。为新加坡创造历史的是18岁小将吴琪雁,她获得冬奥短道速滑项目的参赛资格。只可惜她这次并没有拿到北京冬奥会的入场券。
  上次除新马两国,还有菲律宾、泰国、东帝汶参与了平昌冬奥会。亚细安还有六个国家没有参赛。尤其是亚细安最大国印尼,至今从未参与冬奥会,仿佛是与冬奥“绝缘”的国家。
  亚细安又称东南亚国家联盟(在中国简称东盟),最早是冷战期间由立场反共的五个国家:泰、马、菲、印、新,于1967年发起成立。当时,美国正在打越战。所以亚细安五国自然成了美国的冷战盟友。
  冷战结束后,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分别于1995年-1999年陆续加入;加上早前加入的文莱,亚细安扩大为十个国家。东帝汶独立后也成为亚细安的观察员国。可以说,亚细安五国是在冷战中诞生,而亚细安十国却是冷战结束后的产物。
  因此,当“新冷战”阴云再起时,自然会有一种担心,亚细安是否会被分化?其实六年前的南海仲裁案时,亚细安就曾面对挑战。当时亚细安会议首次无法发表联合声明。美国指责中国在分裂亚细安。但事实上,中美对抗才是令亚细安面对分化的真正外力。
  如今中美博弈加剧,这一分化亚细安的外力再度加码。不过,亚细安已经意识到问题,多个国家在特朗普后期就纷纷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是致力于维护内部团结。
  自拜登总统上台后,美国并没有改变与中国对抗的姿态,而是采取了该竞争的竞争、该合作的合作、该对抗的对抗——三合一的所谓“竞抗合”策略。而亚细安再次成为美国的重点争取对象,成为其推行印太战略的重点地区。因此,对于美国带头的,针对北京冬奥会的“外交抵制”,也给亚细安国家带来了如何表态的压力。
  但很显然,面对这一课题可能带来的分化,亚细安国家做出了务实的选择,保持了内部的团结。
  首先,凡是有选手参赛的国家,官方都已做出积极表态。这次泰国有4名选手参赛,马来西亚有2人,菲律宾有1人,东帝汶和柬埔寨也有选手参赛,其中柬埔寨是首度参赛。这些国家都表态反对将体育“政治化”。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出席了冬奥会开幕式。
  没有选手参赛的越南和老挝,都由官方出面肯定了北京为举办冬奥会所做的努力。老挝政府还表示,珍视体育事业对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贡献,坚信在体育精神的引领下,北京冬奥将有力促进国际和平、发展、友谊,以及相互理解与包容。
  印尼作为亚细安最大国,虽然从未参与冬奥会,但印尼曾参与申办2032年夏季奥运会,希望成为首个举办奥运会的东南亚国家,当时得到北京的支持。投桃报李,印尼也不会参与“外交抵制”。而佐科总统在今年一月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时,还预祝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
  所以这一次,没有一个亚细安国家跟随表态“外交抵制”,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显然在冬奥会问题上,亚细安国家保持了团结,并选择支持奥运精神——支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作者简介:李叶明,新加坡二战研究史副会长。许倩,中国河北师范大学印尼研究中心)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