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2月21日 第2022-02-21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一届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奥运会

中国:张来明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气立春,它寓意着寒冬即将散去,万物迎来复苏。冬奥会的召开,使北京成为双奥之城,使2022年的立春对于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意义。
  2008年,世界陷入金融危机之时,中国与国际伙伴一起排除干扰,在北京举办了一届展示大团结的夏季奥运会,并在其后携手主要国家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应对金融危机。14年后,北京冬奥会在世纪疫情中准时开幕,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2892名运动员,以及更多教练员、技术人员、医疗团队成员和媒体记者等共同参加这场盛会。在当前这个极为严峻而复杂的国际环境里,北京冬奥会是一届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奥运会。
  这是一届充满挑战的冬奥会。与平昌冬奥会时相比,我们此刻身处一个看上去挑战更严峻的时刻。2018年的韩国平昌,来自朝鲜与韩国的运动员共同组成的女子冰球联队参加了奥运会比赛,每当球队亮相时,观众就会打出“We are one!”(我们是一家人)的横幅。而2022年,当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临空一跃之时,全球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迄今已有4亿人感染,577万人失去生命,疫苗鸿沟难以弥合,国际防控策略缺乏共识。同时,民粹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气候变化危机加重,责任分担相互推诿;地区热点问题有增无减,和平似乎前景暗淡。
  这是一届世界迫切需要的冬奥会。正如《纽约时报》2月5日刊发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一届分裂的赛事中寻求团结》所言,“无论在何种背景下,奥运会都始终代表着一个展现共同人性和体育成就的盛大节日。在一个极化的世界里,罕有能把来自世界各地的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场合。”或许正是在当前这样的时刻,我们格外需要一届成功的冬奥会,给处于灰暗中的人们带来希望,展示人类的共同追求和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形成共识,反对用政治绑架奥林匹克运动,因为任何形式的所谓抵制,最终伤害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一场标志着人类共同精神的聚会。
  这是一届展示人类团结的冬奥会。正如8个月前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一样,我们试图用一届成功的冬奥会展现人类在逆境面前的团结和不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讲话中说:“竞争激烈的对手也能够和平共处、彼此尊重。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使命,让人们在和平竞争之中团结一心。”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体育就是唯一的语言,在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最终获得亚军和季军的美国选手马里诺和澳大利亚选手科迪在新西兰选手辛诺特完成夺冠一跳后与她又唱又跳尽情庆祝;在冰壶混双循环赛中,中国运动员向刚刚击败他们的美国运动员送上“冰墩墩”奥运纪念徽章,并受到美国运动员的热情感谢和回礼。乔治〃奥威尔曾说,“体育等于战争减去开枪”,但看到身披国旗的运动员们站在北京冬奥会领奖台上互相拥抱,真诚地向彼此道贺,我们相信,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外,“更团结”的确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应有之义,这种精神也应当延伸到抗击疫情、经济恢复、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化解地区热点问题等诸多领域。
  这是一届弘扬人类文明的冬奥会。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联合国大会第76届会议主席沙希德说:“奥运会代表了人类最好的一面,人们聚集在一起竞争,谦虚地接受胜利,优雅地接受失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4世纪,希腊各城邦最优秀的运动员聚集在奥林匹亚,在阳光之下进行力与美的较量,也由此促成了奥林匹克休战的诞生。奥运会代表和平与荣誉,代表超越自我、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尊重规则、尊重对手的运动家精神,这些人类文明最精华的特质也将是让我们继续走向共同未来的基础。
  这是一届中国人民表达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真诚愿望的冬奥会。北京夏季、冬季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而到了2022年,则是更多地去阐述人类共通的情感,是从“我”转向“我们”。在疫情中,中国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为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一直采取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为在向世界奉献一场精彩冬奥会的同时不发生灾难性的疫情扩散,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众多志愿者以及2200万北京市民和410多万张家口居民乃至全体中国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努力为一场全人类的盛宴搭建舞台,用体育这一共同的语言尽力弥合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鸿沟。
  在面对逆境时展现人类精神,在疫情、气候变化和地区冲突等多重挑战面前提振全世界人民的信心,是这届冬奥会迥乎不同的意义。人们说,世纪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都是大考,但无论是传染病这样的自然灾难,还是世界大战这样的人为灾难,这样的考验人类并不是第一次面对。千考万考,考的是人类能否战胜自身弱点,共同走向光明的未来。我们这一代人在读到过去战争与苦难的历史时质问我们的先辈,为什么在人类的痛苦面前没有携起手来制止。那么今天,面对着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我们是抛下成见与算计,为了人类的共同未来而奋斗,还是沉湎于一时的相对得失,在他国奋力拼搏时袖手旁观甚至坐收渔利呢?我们的子孙会用他们的笔墨拷问我们今天的选择。
  (作者系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