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1年05月18日 第2021-05-18期 >> 第A6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万隆:高鹰

内涵深邃 艺术精湛

——三读茅盾的经典散文《雾》

  茅盾(1896 一 1981)。他是继鲁迅后中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他60多年的文学生涯,写下了40部《茅盾全集》。他的经典长篇小说《子夜》,被瞿秋白誉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他的散文也别具一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散文是《白杨礼赞》。这篇散文,刻画了白杨树的形象,作者借物喻人,比拟坚韧、顽强、勤奋的北方农民。作者无限赞美了北方农民顽强的生命力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在茅盾众多的散文中,《雾》可说是一篇上乘的经典散文。一篇文艺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我看,散文《雾》都达到了上述的二个标准。
  在《雾》中,作者熟练地驾驭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安排了文章的布局。作者仅以650字,却把雾描写得那么周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也许对散文《雾》情有独钟吧,我先后细读过三遍,越读越感精彩,越读越感是范文。读后获益匪浅。在写作上,值得作为借鉴。现将散文《雾》作粗浅的解读。
  (一)《雾》开头:属“开门见山法”。开头仅一行:“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开头句中“遮没”和“后窗”成了《雾》的两个关键词。这两个词把握住了它的基本特点,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露了“底牌”,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了解作者的真意。
  首先,开头的“后窗”可说是作者夜里、白天、傍午眺望山峰变化的窗口;而“遮设”一词,用得准确、含蓄、形象,不仅与文章题目《雾》有着有机的关系,使“雾”起了遮没山峰的负面影响。读者看了,对“雾”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恶感。
  开头,是文章布局(结构)的起点。
  (二)写夜里山峰的美丽景观。
  作者夜里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作者通过形容和比喻突显了山巅夜景之美。正是这美景,使作者记起了童年所读的童话,产生了美丽的遐想。童话虽然根据现实生活想像、幻想编造出来的,但是在现实的黑暗社会里,这夜的美景,是不可能化为现实的。
  文中作者又写:“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魆魆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这里作者有意识地指出这种缥缈的思想,在人间是不存在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创作上,这是一种反衬的表现手法。
  随着作者的思路,文章开始了波浪形的发展。
  (三)描写白天里山峰一带的景色。
  在作者视野中,白天里的山峰是奇异的,引人入胜,给人美感。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十分出色,形象逼真。用字遣词造句也很到家,比如:“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所用的“戴”字形象而又贴切;又者“中间的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起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比喻得形象,把丑相突显了出来。作者还把最西的一峰和中间最大的一峰作了鲜明的对比。把一美一丑写了出来。
  接着作者又写:“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其中所用的“遮没”(重复用了多次)、“躲”字,用得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
  写到这里,文章开始走向低潮。
  (四)写作者“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
  文中写“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作者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明显地影射了当时黑暗社会里的进步力量还是很薄弱,而反动势力却很强大,主宰着整个大地。形成了力量强弱鲜明的对比。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进步力量只好躲避为上策。
  文中引用的“钻”、“躲开”、“浓雾”、“吞噬”字和词,用得形象生动活泼,富有生命的活力。又如“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这形象、气势汹汹的描写,把黑暗社会的反动势力那种疯狂、恐怖真实地描绘了出来。
  作者情不自禁地大声地怒斥:“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反动统治的怨恨、愤懑和控诉。
  这里文章达到了最低潮。
  (未完待续)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