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4年05月22日
按日期查阅

莫言写《灵药》抹黑武工队

廖省:林越

  今年4月15日,网红博主牛弹琴贴文“致敬还是亵渎——评莫言最毒小说《灵药》”评论:有位莫粉,以十分仰慕的心情评价了莫言的短篇小说《灵药》,说是:“借鉴了鲁迅的《药》,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造。”他随即附夹原文并给予批驳。
  牛弹琴形容他阅读《灵药》后的感觉:“打开看第一段,我便皱眉了;看第二段,觉得辣眼了;看第三段,有点生气了;看第四段至第六段,我开始愤怒了;再往下看,差不多要抓狂了……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一定认为这是台湾反动文人,或美日反中分子所为。谁知这作者居然乃是大名鼎鼎的莫言。”带动不少网友跟进及辩论。
  莫言的《灵药》公然侮辱武工队这个抗日武装组织,开启了不顾历史事实的诽谤文学之先河。莫言企图以文学之名愚弄中国人民,把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从一盘散沙的东亚病夫蜕变为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史实,丑化成“吃人肉”的千年黑暗历史。
  战乱是造成人类苦难的根源,中国是世上受外侮最深的国家之一。1840至1945年是中国受列强侵略的“耻辱世纪”。1941年春至1942年冬,日军为巩固和扩大在华占领区,对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实施军事、政治、经济相结合的“总力战”,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
  文献记载,“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别名敌后武工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日、伪军占领区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斗争的精干武装分队。《武工队的组织与斗争》要求“所有人员,均须有较高的政治质量,能担负宣传、组织、武装斗争的任务。”武工队领导多由团营级政工干部担任,队员则从老战士和地方人员选拔,文武双全。他们懂军事、政治水平高,既是战士,也是群众工作的组织者。他们30至百人为一队,深入敌后,依靠群众,运用机动战术,让日伪军日夜不得安宁。
  然而,《灵药》描写“武装工作队”行刑滥杀无辜,大发布告逼百姓去看“毙人”。武工队长在百姓家吃香喝辣,还睡房东家18岁闺女,转脸要把房东毙了。莫言笔下的“武装工作队”简直是一群嚣张、败坏的流氓。其实《灵药》对武工队的丑化,完全是无中生有,经不起历史验证。小说的颠倒黑白及卑劣令人发指、匪夷所思!
  莫言的小说受“西方”青睐而获奖,在国内被一些崇洋媚外而极力否定新中国的所谓文化精英当成精神领袖,大肆鼓吹。莫言和其粉丝们以为打着“民主作家”的旗号就可以想骂谁就骂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别人一批评就是迫害,就是“左棍”。
  网络博主明海先生于4月17日贴文称:“现在社会各阶级普遍对文科领域非常失望,对‘作协’的作家更绝望。很多文科生是西方思想的搬运工,西方思想的皈依者。”“当作家成为文化流氓和西方皈依者的那一刻起,社会的精神结构就已经千疮百孔。《河殇》成了那时代的主旋律。《丑陋的中国人》成了那时代的自我画像。莫言的《丰乳肥臀》也是那时代的代表作,充满着低俗和仇恨,放弃华夏主体性。”
  李敖说过:“想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容易,先卖国!”拒绝接受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让-保罗·萨特表明:“诺贝尔奖在客观上表现为给予西方作家和东方叛逆者的一种荣誉。”鲁迅对国人骂得更狠、更直接,但为何反而深受群众爱戴?因为鲁迅不仅批判国人、揭露黑暗,更鼓励人民抗击黑暗!但在莫言的笔下,只有批判没有激励。
  莫言写作的初衷可能并非为了获奖,也绝对够不上“卖国”的程度,但他的作品内容符合西方喜欢看中国人“阴暗面”的癖好,符合西方对中国“野蛮落后”的臆想;所以诺贝尔文学奖“特意”选择了莫言,让他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在《红高粱》把土匪描绘成抗日主力,把八路军写成拖后腿的游勇。《丰乳肥臀》里把志愿军功臣描绘成折磨上官来弟的恶棍,把日寇描绘成谦谦君子。《酒国》说新中国还有人残忍吃小孩。《蛙》提到姑姑觉得日本司令杉谷有礼貌,不像侵略者。
  得诺奖后,莫言更在洋人面前刻意把过去的年代描绘成魔鬼地狱,吃煤,没裤子穿,人人告密,是民不聊生的时代。他在鸡蛋里挑骨头,否定过去整个时代。有高密村民表示,莫言在生产队偷吃萝卜,被罚在毛主席画像前忏悔,由此恨上了新中国。
  新中国建设完善的水利体系,为粮食自给奠定基础。接着打赢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对苏反击战、援越抗美等多场战争,为中国赢得几十年的和平时代。莫言却把八路军、志愿军当做反面形象,把侵华日军、还乡团当做正面形象来写,居然还能获奖。
  莫言说他穿不暖吃不饱,却留下多张“珍贵”照片,有一张还穿着华贵的白衬衫。他父亲是大队书记,几个兄弟都由他父亲保送出去,读大学、进工厂、当了兵。他可以无底线地批评国家、军人。其团伙却不允许网民批评莫言,说是文字狱、民粹。
  最近,美国和日本媒体也公开出来为莫言站台,足以证明了莫言们的嚣张是有着深厚的国际背景的。这让人想起了领取西方“稿费”而写下《武汉日记》的方方,她待在房间里却能抹黑武汉的“疫情”,抹黑中国的医护人员,结果被广大民众所唾弃!
  网络媒体上那些“尖锐”的批评,让人看到文化界坚定的“中华脊梁”“龙的精神”。历史不会被一小撮“精英”所操纵,武工队及一切抗日队伍的功劳不容被抹黑!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