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4年04月20日
按日期查阅

中国是德国经济的“出路”

廖省:林越

  近年来,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面对内外交迫的困局,国内有极右政党崛起,及反极右团体示威浪潮、全国农民抗议削减农业补贴的连续示威,经济处于十多年来首度衰退,是“七国集团”唯一处于负数的国家;外交上则深陷俄乌战争、以巴战争外溢效应,红黄绿三党组成的“交通灯”政府风雨飘摇。朔尔茨想在任期内通过与华改善关系,为德企在华争取更好的市场,提振明年大选前低迷的政府支持度。
  目前,朔尔茨所属的社民党支持度已跌至14%,不单远逊于老执政党基民盟的27%,还不如极右派政党。朔尔茨任期只剩一年,也有可能在今年就要面对提前大选的压力。明年德国大选可能形势丕变,朔尔茨与各国商谈的相关议题面对不确定性的疑虑。
  去年10月份,欧盟单方面启动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倾销调查”,还未审先判,认定中国政府存在补贴行为,使中欧关系骤降。但中方的反制比较克制,只限制白兰地的酒行业,而白兰地酒业主要产于法国,显示中国对德国的贸易关系仍给予宽容。
  《亚洲周刊》专题报道《德总理访华防脱钩 内忧外患求经济出路》评论:朔尔茨和庞大政商界代表团乘坐的空客A350客机在4月14日抵埗重庆……带同3名联邦部长、12名商界巨头高管,堪称德国最有权力人物的集合。16日与习近平主席的会面、李强总理的会谈更备受关注,被视为中德关系转捩点,避免“脱钩”,寻求经济出路。
  其实,德国龙头的汽车企业主要盈利都来自中国,如宝马集团2022年在华市场销售占全球销售的33.1%;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場的利润率高达10%,远超全球利润率仅约4%的平均值。从投资和中国市场获益的角度看,中德关系仍处于合作共赢的暖春。
  朔尔茨这次访华行程比第一次更充实。首站重庆是中欧班列渝新欧的中国起点,终点则为德国北威州的杜伊斯堡,是中欧贸易的重要线路之一。在重庆期间,朔尔茨一行参观德企博世集团(Bosch)的氢燃料电池工厂,加紧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联手。
  到上海访问时,其中一站是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斯创(Covestro),该企业致力于绿色和永续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制造商之一。舆论认为朔尔茨参观科斯创被解读为对中德在绿色科技方面的发展潜力的深度关注。其后,朔尔茨也到同济大学与学生交流。
  朔尔茨与习近平主席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面,双方就中德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加深合作达成共识,强调中德作为第二、第三经济体,中德关系对亚欧大陆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及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德国访华代表团中的交通部长维辛(VolkerWissing)向来对华友好,是对华贸易“防脱钩”的代表人物。他去年九月表态,反对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补贴调查及可能征收惩罚性关税;维辛列入代表团成员,被视为交通灯政府对华示好的信号。
  在商界代表团方面,有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拜耳、巴夫斯、蒂森克虏伯和DHL等12家企业的高管,规模庞大。朔尔茨此次受邀出访,随行团队云集了德国最具权威的人物,作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决策。欧洲最大的中国研究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岑莱因指出,这个阵容“突显了此行的经济重要性”。
  德国政府近年来对华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深化对华合作,一方面又在去年7月提出《中国战略》,要重新定位中德关系。德国在《中国战略》把中国定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强调对华交往“去风险”,目标是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互动,敦促德国企业减少对中国市场或原材料的依赖。此举被中方解读为德国在后疫情时代积极响应美国对中国“脱钩”政策的一着棋。不少德企在政府号召下开始产业转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说,目前中德经贸数据看来比较漂亮,但也有隐忧。
  据德意志商会的问卷显示,在566名成员中,有44%企业表示遵照政府的建议,将业务拓展至中国之外的其他地区;这些企业中有超八成承认,地缘政治影响他们做出相关的决定。不过,同时有近半数商会成员表示,在未来两年內没有脱离中国的打算,而且会反过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其中有陪同朔尔茨来访的奔驰总裁等企业家。
  德国大企业纷纷继续深化在中国投资布局的背后,折射出当前德国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的窘局下,兴旺的中国市场对德国有极高的吸引力。在内忧外患、风雨如晦的格局中,访华获得的尊重及经贸合作,对朔尔茨及联合政府的政治声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朔尔茨一行16日结束访华行程。此次中国之行不仅强化了中德经济合作,体现了德国对与中国深化关系的重视。德国联邦前议员、中型企业负责人亚历山大·库里茨表示,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经济“脱钩”噪音,此次德国总理访华显得意义深远。
  回顾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甚至是施罗德时代,中德关系可说是稳中向好,后来却被美国及德国绿党拉偏了。这次,两国领导人就中德关系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同意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反对“脱钩断链”,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访华之行获得国际社会的喝彩!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