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4年03月25日
按日期查阅

“乐土”之城,有一个爱心乐龄俱乐部

——西爪哇苏甲巫眉行记
林士萍在演讲中
印尼作协理事冬珍(中)与苏加巫眉文友李友珍(左)、李友梯(右)相见欢。中年人模样的李友梯完全看不出已经79 岁了。她说是乐龄俱乐部让她返老还童。冬珍也为俱
乐部捐款献上了一份爱心
曾秀英阿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苏加巫眉华校的老师,后来一直坚持给华人子女补习中文。20年前中国政府出资邀请她前往广州培训了三个星期,成为曾老师一生中最
美好的回忆
林士萍副主席与雅京华社好友陈惠莲大姐。陈惠莲被乐龄俱乐部的爱心氛围所感染,慷慨解囊捐款表达一份心意
苏加巫眉爱心乐龄俱乐部成员户外旅行的合影
在爱心乐龄俱乐部的礼堂
林士萍、方球华大姐(右二)和理事们
这位中年女士是乐龄俱乐部的志愿者
郑丽环阿姨以爱情为主题的绘画参加俱乐部比赛荣获一等奖,她高兴地向笔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爱心乐龄俱乐部的几位创办人。左起:李旭文、梁菊香(前任主席)、方球华、林士萍、林淑贞及叶惠英女士的儿子
中间这位老奶奶已经99 岁了,仍然积极参加乐龄俱乐部的活动
俱乐部的声乐课堂
  


  前段时间,应赤道基金会原副主席陈惠莲大姐邀请,与几位华社友人一道,前往她在西爪哇展玉(Cianjur)青苹果村的度假别墅小住了几日。
  那天,惠莲大姐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座别具风韵的小城转一转,这个美丽的山城就是苏加巫眉(Sukabumi)。
  惠莲大姐很有学问。她告诉我:“Sukabumi这个名字来自梵语sukha(幸福的)和bhumi(土地),即“乐土”之意。这一名称是由荷兰种植园主安德烈斯·德·维尔德命名的,他于1813年从当时占领爪哇的英国人手中购买了这片土地。
  从苹果村所在的芝巴纳斯小镇,到苏加巫眉大约60公里,我们坐陈惠莲的汽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这个“乐土”之城。
  苏加巫眉名不虚传,凉爽、繁华、祥和,物产丰富且价廉物美,历史文化底蕴也很深厚。果然是块“幸福的土地”。
  不过,我这篇文章并非风光游记,而是想写写本地华族朋友创办的这个老年之家——爱心乐龄俱乐部。

  根据印尼官方资料:苏加巫眉市区人口35万左右,92,21%是巽他族;其次是爪哇族占2,88%;华族占2,2%。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华人作为本地第三大族群确定无疑。
  与爪哇岛其他城市一样,苏加巫眉的华人同胞也组建了若干个社团,都在开展各种活动。其中这个爱心乐龄俱乐部,果然名副其实,洋溢着满满的爱心,既脚踏实地,又丰富多彩,让前来参观的我们打内心深处敬佩感动。
  常言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社团再小也是如此。
  还得先从它的带头人之一——林士萍大姐说起。
  林士萍是苏岛楠榜出生长大的客家人,今年72岁,热情爽朗,做事干练,看上去只有60出头。她从小喜欢运动,是乒乓好手,曾代表楠榜省参加过印尼全国运动会。林士萍后来又成为女篮健将,跟随球队到处比赛,并因此与西爪哇一位英俊儒雅的华人小伙廖伟南相识相爱,于1980年代远嫁苏加巫眉,开启了他们的创业生涯。
  林、廖夫妇做黄金生意,也经营外汇买卖,夫妻恩爱,一路打拼,事业搞得挺红火,对生活也是精心布置,打理得平衡有序。但她和夫君并不满足于物质给生活带来的享乐,而是在责任感、使命感、人文关怀和精神诉求的驱动下,开始思考并追寻着社会价值的实现。
  十多年前,林士萍发现,在苏加巫眉,随着华人社会“银发一族”大潮的来到,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退休之后,整日无所事事,子女忙于工作,难以天天陪伴,生活变得十分寂寞。于是她在丈夫的支持下,联络了梁菊香、方球华、林淑贞、黄彩霞、李旭文、梁健明、叶惠英等几位热心人士,共同出资在市郊买了一块3000多平米的空地,并建起一座八九百平米的礼堂,内设教室和厨房。然后发起组织了一个爱心乐龄俱乐部,为本地老年朋友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这个俱乐部开办了唱歌、跳舞、健身、绘画等各种学习班,聘请专业老师授课,还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团,每星期一、四举办活动,让文化艺术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很快便吸引了一百多位成员报名参加。他们中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将近古稀,而女性则占了90%以上。
  林士萍虽然是爱心乐龄俱乐部的主要创办人和组织者,但她并没有当仁不让做“一把手”,而是请更资深的前辈做主席,她本人忙前忙后,乐此不疲,甘为绿叶扶红花。
  “三年疫情,我们俱乐部有不少老人往生了,还有一些失去了出门的能力,现在大约有70多名会员坚持参加活动。”林士萍向笔者介绍说。
  “俱乐部的经费怎么解决?成员需要交纳会费吗?”我关切地问。
  “以前每人每个月交5万盾,后来变成只交两万盾,这微不足道的一点钱,当然只是象征性的。不足部分,就由我们这些热心人士补贴。”林士萍说,俱乐部开办十几年了,我们没有向社会募捐过资金。
  我又问了一个问题:“有的老人家里没有汽车,又不方便坐公交车,怎么过来俱乐部参加聚会呢?”
  林士萍回答说,爱心俱乐部有车,我们负责免费接送。

  在这个爱心乐龄俱乐部宽敞明亮的礼堂,我从墙上贴着的历年来活动的图片中,看到了很多温暖人心的场景。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社交聚会,友情互动,唱歌跳舞,文艺表演,户外旅行,健康讲座,还有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而富有情趣的比赛活动……等等。
  即使在雅加达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华社,像这样软硬件环境都很好“老年之家”也不多见,但在小城市苏加巫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社团却做到了。
  无论如何,这些阿姨长辈都在这里重新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也找到了她们心灵的安慰。
  而这一切,都是由林士萍和她的爱心伙伴出钱出力、默默奉献运作的。事无巨细,点点滴滴,一直坚持下来开办了十几年。
  今年,这个俱乐部又发展成立了爱心乐龄基金会,由创办人之一方球华大姐的儿子吴训民先生担任主席,女儿吴淑珠则负责基金会的财政工作。基金会也确定了新的目标——准备发动更多社会人士齐心协力,在礼堂后面的空地建一座养老院,让入住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在国内,因为年迈失能而卧床不起,不得不住进了养老院的病房。我想,如果她还可以自理,能够快乐地参加类似这个乐龄俱乐部的活动该有多好!
  我表示要把今天的见闻写成报道,发表在雅加达的中文报纸。老人们听说后高兴极了,反复摆好各种姿势让我拍照,并一再嘱咐要把报纸寄给她们,她们会把报纸放入镜框,挂在俱乐部的墙上作为长久的纪念。 丁见 文|图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