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4年03月15日
按日期查阅

静居节前小插曲

巴厘:夏之云

  2024年3月11日,是兴都教的静居节(HariNjepi),也称静思节。这一天,是印度教纪年的一个盛大节日,节日来临前,信众都穿着洁白盛装,集体列队到海岸边祭拜海神,行浸洗礼,称为Melasti。并在当晚隆重地抬 出 Ogog-Ogoh 游 街 ,Ogoh-Ogoh是用纸糊在竹架上,面目狰狞的驱魔神灵。信 众 隆 重 地 抬 着Ogoh-Ogoh,前后摇摆呼喊游街,喊打喊杀,锣鼓喧天,街道两旁挤满观众,热闹非凡。直至深夜,邪魔被消灭后,Ogoh-Ogoh才被抬往岸边,一把火化为灰烬。从此大地一片净化,人世康宁和谐,人间得享安乐太平。
  巴厘岛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兴都教徒,都虔诚地遵循印度教规,静居日当天,皆不出行,不点灯,不煮食,不行乐。一律静居家中,静思祷告。为了迎接这一盛大的节日,岛上居民,不论是兴都教徒,或其他信徒,都会大大忙碌一番,民以食为天,节日前几天,都纷纷拥挤在超市里,大把大把地采购食品,如饼干、面包、饮料,水果等等,仅仅只为一天的静居日,大忙特忙地准备着食用品。导致超市里人山人海,尤其是临近最后一天,超市里更是出现“抢购”热潮,往往超市架上一扫而空!
  人们的“抢购”心理非笔墨所能形容,大家争先恐后,都已不计较货价,尽量把货物抓在手,深怕别人抢先一步。有趣的是,向来不关心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老公,也会私自溜去超市里,大手大脚地采购他喜欢的食品,一家人回到家里,才发现大家都去“抢购”,物品绰绰有余,足可让家里成了杂货店了。
  其实静居日仅一天24小时,人们就深恐“粮荒”,害怕“饥饿”,殊不知,一些贫穷国家,人们常年缺衣少食,她们望眼欲穿,渴望人道援助,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是社会不公的真实写照。
  从静居节前的“抢购”,让我忆起20年前迁居巴厘的情景,那时我们在库达旅游区的PasarSeni,高价承接了一间小店铺,售卖各种各样童装与女装。整个Pasar Seni只有我们一家华人,其余的皆是本地巴厘人。俗语说“商场如战场”,我们知道同行会产生嫉妒与竞争,我们有自知之明,入乡随俗,随时留意搞好睦邻关系,大家也还和睦相处。
  那年我们度过第一个静居节,左邻右舍巴厘商伴都在节日前到海边祭拜,休业两天,唯独我们一家还照常营业,那两天意想不到,欧美游客蜂拥到店里,大量采购,你挑我选,大包小包不二价都包买了。原来他们都要赶在静居日前,乘搭班机离开,都想多买一些巴厘特色的衣物回去,以便馈送亲友。由于其他商店都休业,因此我们的小店如市集一般,生意特别红火,一家人忙到深夜,游客才慢慢散尽。
  第三天静居节过后,PasarSeni的店铺都开张了,左邻右舍看到我们店里被采购一空,正在不停地向招货员补货,个个都眼红地窃窃私语,指手画脚,一脸不满的嫉妒神情。我们当然明白是什么回事,只当作没看到没听到一般。可是第二年,我们收到PasarSeni监管局的通告,一律禁止静居节前几天营业,这一纸禁令,明显是针对我们店的。虽然感到震惊,但基于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我们也能理解包容,往后几年也遵从习俗共同休业了。
  在PasarSeni里,我们与巴厘友族和平共处了8年,彼此交往融洽,后来商场从新规划扩建,新的店面只分配给本地居民,外来居民都没有被分配到,尽管我们的店面是以高价承接过来的,也只好另谋他途,带着惆怅的心情,告别了PasarSeni,在库达大街旁购买了一栋店屋,经营起服装设计行业,出口到新加坡、澳洲、美国等地,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靠着努力拼搏,事业渐入佳境,四个儿女大学毕业后,成家立业,我们两老也步入晚年,陪伴孙辈们,安享天命之年了。
  如今静居节又来临了,我们又沉浸在安宁祥和的气氛中,倾听大自然虫鸣鸟唱的天籁之音,我深深爱上巴厘神仙岛,那独一无二的静思节氛围,爱她的安宁与漆黑,爱她的人际祥和,让灵魂在恬静的瞬息间,还原归真,静思怀想,获得启迪,净化升华……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