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3年06月28日
按日期查阅

印尼政府的承诺:保护企业家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

Harryanto Aryodiguno

  作者简介:赖剑文博士
(印尼总统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
Harryanto Aryodiguno, Ph.D,
Lectur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y Programs, President
University,Indonesia.

  2024年即将迎来印尼总统和国会选举,这是象征印尼民主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印尼的各方面发展是否能达到民主、和平与繁荣的目标,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过去的选举中,人们总是对可能爆发暴力事件感到担忧,尤其是对于少数族群,如华人华裔。他们是否会再次成为暴力事件的对象呢?总统大选时常伴随着一些谣言,声称某些政党庇护华人华裔权益,或者亲近共产党。为什么华人华裔成为选举或在印尼引起敏感的名词呢?本文将试图从印尼的历史和世界政局出发,分析这个问题。
  华人华裔在印尼的地位和角色往往是印尼选举中的敏感议题。历史上,印尼曾经历过一些动荡的时期,其中包括了对华人华裔社群的不公平对待和暴力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华人华裔社群对于自身权益和安全的担忧,尤其是在选举期间。
  选举时的谣言和指控通常是影响华人华裔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政党或候选人可能试图利用种族和宗教议题来操纵选民的情绪,使华人华裔成为政治攻击的对象。这种政治操作在印尼的选举中并非罕见,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指控往往是基于偏见和不实信息。
  01
  苏卡诺至苏哈托时期的印尼
  印尼的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社会背景是印尼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石。但是,这种多元性也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紧张和不安。
  印尼的宪政制度在面对多元性和分歧社会方面遭遇了一些挑战。由于印尼的独特历史背景、多样的族群、宗教信仰和语言环境,自1945年独立初期开始的宪政制度旨在仿效西方多元社会的代议制下的多党内阁制,被称为“共识型民主”。其目标是透过制度设计,纳入各种代表性的族群团体,让不同的社会组织能够参与国家机制内的政治活动。
  尽管这种“共识型民主”的制度设计满足了多元社会参与政治的基本需求,却未能实现经济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国会的产生是基于比例代表制,选民必须在政党之间做出利益抉择,这使得多元政党因意识形态而对立,增加了国家整合的困难。在1950年到1957年的“议会民主”时期,印尼政坛经历了7次内阁更迭,种族和派系政治引发的党派斗争阻碍了国家的发展。民主选举的结果因政党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导致国内分歧。多元政党的政治竞争削弱了国家的统治能力,分歧社会摧毁了社会共同的价值信仰,这正是所谓的“不可治理性”。
  1945年印尼宣布独立后直到1949年获得国际承认的时期,印尼华人可以分为三个群体。第一群是支持印尼独立并直接加入印尼国籍的华人。第二群则是坚持保留中国国籍的印尼华人。持有中国国籍的印尼华人又可分为两派,即支持新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派和支持“中华民国”的一派。当时的苏卡诺对于华人内部的争执并没有太多意见,他认为宣言加入印尼国籍的华人就是印尼人。然而,从政治角度来看,苏卡诺意识到印尼独立后直到1958年之间,华人社群内部存在着争斗。
  在这段期间,华人社群中的“红派”和“蓝派”对于华侨社团和学校的控制以及在报刊上的攻击存在着不妥协的态度。到了1958年,印尼爆发内战,印尼政府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支持反政府叛军,并逮捕了一些反共华侨领袖,同时关闭了所有反共的华侨社团、学校和报社。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一些“蓝派思想者”路线的改变,支持“中华民国”的华人群体逐渐融入到印尼社会中。
  这段历史反映出印尼华人在政治上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挑战,并在不同政治派系间产生了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华人社群逐渐融入了印尼社会,并为印尼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显示出印尼正在努力实现民主和平的目标,并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苏卡诺时期,华人参与政治是相对平凡的。大部分华人选择加入印尼共产党是因为该党相对宽容,且与苏卡诺当时的政治路线保持一致。然而,苏卡诺下台后,华人就被指责与中国勾结,支持印尼共产党的政变。1965年9月30日发生了被称为共产党起义的政变事件后,印尼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急剧转变。
  接替苏卡诺的苏哈托将军立即宣布禁止华人文化,包括中文的使用。华人也无法参与政党,只保留了投票权。这种政策对于华人社群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限制和挑战。华人社群的文化和语言受到了压抑,且参与政治活动的空间大幅缩小。
  这段历史表明,在苏哈托时期,华人社群在政治上面临了许多限制和歧视。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受到了打压,政治参与的机会受到了限制。这对于印尼华人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他们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保护自己的权益和身份。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历史是多维度的,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对于印尼的政治局势和华人社群的地位,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以获得更全面和客观的理解。
  在政变平息后,由于“议会民主”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强人苏哈托领导的军人政权引用了1945年宪法,以威权统治取代了民主政治,建立了所谓的“新秩序”Orde Baru。根据“新秩序”的理念,苏哈托提倡国家意识形态“班查西拉”(Pancasila),建立了统合主义政党“高尔卡党”(Golkar)领导的政府,民主原则被爪哇文化中的“协商一
  【编者按】本文是赖剑文博士继6月21日《印尼总统大选后的政策走向和外国投资机会》一文之后,再次为“拓维印尼”微信公众号提供的特邀专稿。这篇专稿是赖博士针对中国投资者最关心的印尼独立以来对华政策进行梳理,从历史脉络以及华裔族群在印尼社会地位的变迁,分析2024印尼总统大选后的政策走向。
  致”和“互助合作”的概念所取代,强调以“政治稳定”换取“经济发展”。
  在1971年,当“高尔卡党”赢得选举并掌握政权后,苏哈托下令减少政党的数量,将回教政党合并为“联合发展党”(PartaiParsatuanPembangunan,PPP);而民族主义政党、天主教党和基督教政党则合并为“印尼民主党”(Partai Demokrasi Indonesia,PDI)。这些政党原本就存在分歧,由于内部冲突而无法茁壮,执政党则坐收渔利,取得连续多次选举的胜利。
  这段历史显示,在苏哈托时期,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威权统治取代了民主政治,并且政党合并与控制进一步减少了政治多元性。苏哈托政府的优先目标是维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政治权力的集中和民主价值的削弱。这段时期对于印尼社会和华人社群来说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02
  走向民主化的印尼
  印尼的民主化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限度的政治参与,但真正的转型发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场金融危机对印尼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主要原因是苏哈托时期经济虽然有所改善,但政商关系的腐败并未建立良好的经济体系。危机发生时,政府无力采取有效的救助政策,汇率下跌的程度也是最严重的之一。经济危机导致经济负成长,内政受到重大打击。这使得“新秩序政权”一度引以为傲的发展成果瓦解,统治合法性持续下降。学生示威运动持续发生,要求政治改革,甚至围困国会大楼,要求苏哈托总统下台。当印尼政府无法维持正常的政治秩序时,迫使苏哈托自愿退位,由继任者哈比比接手善后工作。
  这个时期的转型标志着印尼的民主化进程,结束了苏哈托长期的威权统治,并为政治改革和多元化开启了道路。然而,民主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印尼在随后的年代仍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可以视为触发印尼政治转型的重要事件之一。
  在哈比比(Habibie)上台后,他推动了一系列的民主化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政党法、选举法和国会组织法。根据这些法律,印尼于1998年5月解除了对政党的禁令,并在1999年举行了首次没有党禁的全国大选。选举结果揭晓后,由印尼国父苏卡诺的长女梅嘉瓦蒂(Megawati Soekarnoputri)领导的“民主奋斗党”(PDI-P,PartaiDemokrasiIndonesia-Perjuangan)以民族主义和中产阶级改革形象获得选民支持,成为国会中最大的政党。而“高尔卡”(Golkar)则成为国会的第二大党。尽管改革派政党取得了胜利,但由于印尼社会结构的多元分歧,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掌握过半数的国会席次。
  基于共同的宗教意识形态,回教政党联合组成了“中央轴心联盟”(PorosTengah),获得国会过半数的席次。他们推举国会中的第三大党“国家觉醒党”(PKB, PartaiKebangkitanBangsa)的领导人瓦西德(AbdurrahmanWahid)担任印尼总统。这样的政治格局反映了印尼社会的多元性和各派力量之间的平衡。
  在印尼民主化的过程中,华人首次成立了政党。1998年6月5日,李学雄(LieusSungkharisma)成立了印尼华人改革党(PartaiReformasiTionghoa),同时穆斯林土生华人亚文(MuhammadYusufHamka)也成立了印尼华人同化党(PartaiPembauranIndonesia)。然而,这两个政党都无法吸引华人的兴趣,其中一个原因是华人对参政存在恐惧感,尤其是与中国有关的事情。1965年9月30日事件后,华人成为了反共主义的牺牲者,这使得华人家庭普遍希望他们的子女避开政治。此外,华人常常自觉是外来人,选择不干涉与他们无关的事情,这也导致原住民对华人的印象是,华人不愿意与原住民交流且拒绝融入当地社会,原住民也认为华人自认为高人一等。
  自1998年后成立的印尼华裔总会(INTI)和印尼华人百家姓协会(PSMTI)等华人组织,强调它们是文化组织,不干涉政治。但事实上,不论是成立文化还是社会组织,一旦成立组织就代表参与某种政治活动。
  华人参与政治的障碍往往涉及深层次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努力,以建立一个更包容和平等的社会,让所有公民都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治活动。
  华人的态度肇因于政府决策未能依循“人民平等”的原则,例如一些特定事件,这些事件对印尼华人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反映了在某些情况下华人仍面临着歧视和不平等待遇。例如,副总统JusufKalla在2004年的宣言对于华人控制整个印尼国家的经济。这些事件都导致了华人的财产被破坏和社区的不安。
  这些事件反映了某些政府官员或地方当局的不当行为和对华人的歧视态度。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对于建立一个公平和平等的社会是有害的,并且可能加剧华人对政治参与的犹豫和恐惧感。
  然而,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些事件不代表整个印尼社会或政府的立场。印尼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宗教的国家,有许多人尊重和支持平等和包容的原则。在近年来,印尼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包括提供更好的保护少数族群权益的法律和政策。为了建立一个更公平和包容的社会,仍然需要努力,包括教育、法律和政策的改革,以消除种族和宗教歧视,并确保所有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各界共同努力,以建立一个更公正和平等的印尼社会。
  另外,2017年雅加达特区省长钟万学的事件,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情况。钟万学是华裔基督徒,他在竞选过程中遭受了攻击和指控,其中一些攻击涉及他的宗教和种族背景。他在演讲中引用了古兰经的一段经文,这段演讲被修改和断章取义,引起了对他的指责和抗议。
  这一事件引发了许多争议和分歧,并引起了一些人对钟万学的不满和抗议。印尼警政署将其身份提升为“嫌疑犯”,这显示了事件的敏感性和严重性。
  这样的事件凸显了在印尼一些地区,仍存在对非伊斯兰教徒和非原住民担任高职的不接受态度。这种偏见和歧视对建立一个包容和平等的社会构成了挑战,并影响了少数族群的政治参与和发展。
  同样重要的是要指出,这样的事件并不代表整个印尼社会的观点。印尼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宗教的国家,许多人支持平等和包容的原则。许多印尼人对这种偏见和歧视持反对态度,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和包容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样的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促进尊重和理解,以及改革法律和政策,以确保所有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各界共同努力,以建立一个更公正和平等的印尼社会。
  在2019年印尼的总统和国会选举,以及该选举中的华人和中国劳工问题。这些问题在选举中成为焦点,并引发了人们对新的反华情绪的担忧。2019年的选举中,一些政治人物利用华人和中国劳工问题来煽动情绪,以获取选民的支持。这种情绪煽动可能引发对华人社群的恐惧和不安,并加剧社会的分裂。
  在印尼总统选举中,就业和经济成为主要焦点,特别是在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总统佐科威为了寻求连任,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欢迎中国的投资和合作。他接受了中国提供的海外贷款和投资,这引起了竞争对手普拉伯沃的批评,指责佐科威出卖国家利益。
  然而,在选举结束后,普拉伯沃成为执政党的国防部长,他多次强调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商人对印尼的建设性贡献。这显示出即使在竞选期间存在反华情绪,但在实际执政中,印尼政府仍然重视中国的投资和合作,并承认中国在印尼各个领域的贡献。
  03
  印尼对中国崛起的肯定
  印尼对中国崛起的肯定一带一路倡议为印尼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和设施建设项目。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援助有助于推动印尼的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发展。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以及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投资和合作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一些人担心大规模的中国劳工涌入可能对当地就业市场产生压力,并导致一些本地劳工失业。此外,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也需要妥善处理,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当地社区的利益。
  因此,在推动中国投资和合作的同时,印尼政府需要确保这些合作项目符合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利益,并确保受到监管和监督的规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国内产业和人才的发展,以提高印尼的自主能力和竞争力。
  最近在网络媒体我们都能看到印尼前副总统尤素夫·卡拉(JusufKalla)引用错误数据,造谣印尼超过50%的经济掌握在华人手中,试图操弄反华情绪。这样的言论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并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总统大选期间,一些政客可能会利用反华情绪来赢得选票,但这样的做法可能带来严重且广泛的后果。
  选举期间的政治谣言和情绪煽动可能加剧社会的分裂,尤其涉及少数族裔的偏见。然而,印尼政府有责任领导并防范任何可能导致暴力冲突和负面影响的情况发生,特别是与中资公司有关的问题。政府应该致力于促进种族和谐,维护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并确保所有公民的权益受到保护。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国家,建立一个种族和谐的社会需要政府的努力,并且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这包括教育、促进对话、增加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机会,以及打击种族歧视和仇恨言论的法律和政策措施。重视社会凝聚力和共融性是建设和平稳定的社会的关键要素。
  面临即将到来的2024年的总统大选,印尼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建立一个包容性、公正和平等的选举环境,以确保所有公民都能平等参与和发声。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减少分裂和不和谐,并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印尼执政者不会让暴动再次发生,并强调印尼政府意识到外资、特别是中国企业以及当地华人的经济支援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同时,政府和军队会保护国家利益,确保印尼的民主化进程能够和平进行。
  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政府当然会努力防止任何可能导致暴力和社会动荡的情况发生。这包括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维护社会秩序。
  印尼政府意识到外国投资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并对中国企业和当地华人的经济支援持开放态度。外资投资和华人社区的经济活动能够促进就业机会、技术转移和经济发展,对印尼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在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合作方面,通常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来保护国家的利益,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益的均衡分配。
  04
  结论
  从国家利益与安全角度出发,中国企业家,当地华人企业家根本不用担心排华历史重演,因为暴动只会发生如果收到军队的支持,而军队又收到外国(强国)的支持。从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印尼政府将致力于保护所有企业家的权益,无论其国籍或族裔背景。政府重视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并将采取措施防止种族冲突和排华事件等社会动荡现象的发生。中国企业家和当地华人企业家在印尼的地位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并且他们的贡献对印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印尼政府将确保国家安全并维护国家利益,而军队行动将符合国家的需要,不受外国的影响或操纵。 原载 6 月 26 日“拓维印尼”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