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3年03月21日 第2023-03-21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历史与古迹

占碑常青

  对面河区对我似乎有股无形的吸引力。常晨运于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区域。自从在报章上得知此处古时有唐人村的历史后,晨运又增添了一层想深入了解该历史的意愿。由此不断打听,寻觅有关的资料。前阵子寻觅到一处古址,一年多前寻找到DatukShinthay(卓新泰)墓地,都已在报上文章介绍过。
  不久前又得知有位谙熟对面河区,特别是伊斯兰教历史的友族。于是与摩托车夫乌玛尔到TahtuYaman一处ArabMelayu慕园去拜访他,他是该处的看守人。此处有DatukShinthay女婿A.BaraqbahHusen的坟墓。此人叫Rafiq,年仅三十岁,是AB.Husen第二十几代男孙,他深得其祖父,父亲的教育与熏陶,并授予历史的知识。
  我向他说了来意,请教他有关对面河区历史。他很乐意地说,之前也有来自椰城、棉兰、廖省、巨港等地华人前来请教有关历史,来者中有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的,并没有因信仰不同而拒绝。
  原来其祖辈A.B.Husen是来自南也门的传教士,受国王派遣到东亚来传教。先后到过印度、马来半岛,最后来到巨港(Palembang)。当地国王又派他到占碑来传教。因那时对面河区是占碑的发祥地,到此后就结识了比他更早从中国来的商贾,虔诚的伊斯兰传教士卓新泰(DatukShin thay)。
  二人相见谈得投机,卓新泰见A.B.Husen人品好,于是将女儿Siti嫁给他。自此繁衍至今,对面河区便有了以卓新泰儿孙与当地人通婚,成一印华血统族群,定居于今的OlakKemang,Jelmu,kp Tengah,MudungLaut区域。这里的居民多数皮肤白皙,单眼皮。
  而以A.B.Husen的阿拉伯人也与当地马来由族传宗接代成另一族群,定居于今日的ArabMelayu,TahtulYaman,TanjungJohor区域。在唐人村上游另有以本地人为主的占碑族群,定居于TgPasir,TgRaden,PasirPanjang,DanauTeluk区域,大体上对面河区以这三大族群为主。
  值得一提,由于最早卓新泰到此传播伊斯兰教,之后又有A. B.Husen的到来,因此对面河区居民的信仰清一色都是伊斯兰教。
  在与Rafiq交谈中,又得知唐人村一带还有一受保护的文化遗产古址——石屋。
  告别了Rafiq我们又特地转道到卓新泰墓地看看,到了那里情景焕然一新;与一年多前不一样,原来任风吹雨打的墓地,今已筑起一米高的围墙,有十五米见方,并上了漆,中央主墓上也盖了顶,显现出有模样的墓园景观。看来其后代心中还有这位华人血统的祖爷。
  今天晨运了一小时,便去寻找石屋古址。沿着河边大道经过MudungLaut,Jelmu,KpTengah,到了OlakKemang,沿途借问了几位友族,就在大路旁一处不太起眼的高墙前,见有一告示玻璃橱,橱内确有一张破旧斑驳的图片纸——石屋景观图。从高围墙旁一小道进去,来到石屋的正前方。原来此屋是面朝母亲河——峇当哈里河的一条支流而建的,也许当时的主要交通要道是水路;来时的大道当年应该是屋后乡村小道。
  石屋已无顶,只剩厚厚的砖墙,里边还有半截弯形石楼梯,此屋应该是两层楼建筑。从距主体屋前的宽敞草坪看石屋,有一中国式屋宇门楼,门框上屋顶有鱼(年年有余),羊(喜气洋洋)之类吉祥物的镶件,两根大方柱也有花草雕饰,这门应该是从河边上岸来进入石屋的必经之处。
  石屋规模大概有二十几米平方,从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与装饰看,应该是间非常堂皇高雅的屋宇;主人非富贾即达官。
  笔者边观赏边拍照,以资确证唐人村的存在!
  无可否认,看得出当年华人文化影响了这里的发展与建设和当年唐人村的兴旺景象。
  这两年来,笔者默默地给自己下了道使命:寻找华人在此的历史与奉献,并致力促进印华族群间的和谐与友好关系,不失到对面河区晨运的意义!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