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12月30日 第2022-12-30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2022年中国“科研女神”颜宁

廖省:林越

  上个月,中国七零后、拥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最年轻教授、普林斯顿终身教授等光环,现年45岁的著名女科学家颜宁,在11月1日上午举办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表明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颜宁是结构生物学的顶尖学者,37岁时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在与疾病相关的跨膜运输蛋白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她于12月10日正式就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吸引金融资本,腾讯基金会投下100亿人民币,很多企业也踊跃投资。
  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沉淀着深厚的识才、重才、爱才的基因。今日深圳正在部署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引擎,深圳重点实施人才战略,要成为海内外人才的首选城市。颜宁归国创业,与当下中国一些富豪、精英移民西方的潮流相反,引起各方瞩目。
  颜宁选择深圳医学科学院这样一所新建的、主攻“部分重点领域”的研究机构,再次印证了“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深刻的古哲理,是汇聚五洲英才的新范本。
  《亚洲周刊》第1期“封面专题”刊载平浩东《2022亚洲周刊风云人物“科研女神”颜宁逆向传奇》评论:“颜宁放弃美国的高薪厚禄,与中国近年富豪与专业人士移民西方的‘润学’潮流相反,被视为‘反润学’,成为逆向传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颜宁的抉择,展示中国的科技研发前景,吸纳越来越多的‘颜宁们’,参与中国在科技前沿理论的创新行列,也势将加速中国创新发展的道路。”说出了大势所趋!
  颜宁1977年生于山东章丘普集,6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在普通工薪阶层家庭長大。中学就读于北京大兴一中(当时是黄村一中),热爱文学,想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当名记者。但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驱动下,进入了清华理科。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曹雨萌对记者说,2014年,颜宁在《自然》上发表了有关人源GLUT1蛋白的晶体结构捕获的论文,成为首位发现GLUT1的科学家,解析“阻断葡萄糖给癌细胞运输供能”的原理,继而有了“饿死癌细胞”疗法的新应用方向。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史丹福大学教授科比尔卡(BrianKobilka)评价:“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结构至关重要。对于GLUT1的结构解析本身是极富挑战、极具风险的工作,因此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美科研机构去年发现通过抑制脂肪供能“饿死癌细胞”的新理论,证明颜宁之前的研究为抗癌开辟了新的途径。
  美国康乃尔大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博士生徐培瑜介绍,颜宁作为结构生物学家,解析出了对人类细胞十分重要的GLUT1蛋白晶体结构,尽管没有媒体所渲染的神乎其神,但依然是一项极优秀的研究成果,未来有可能成为抑制癌细胞获取能量的靶点。
  此外,颜宁还在膜蛋白及跨膜转运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在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自然》、《科學》、《細胞》发表了20余篇论文。其团队发现、解析了很多蛋白分子结构,验证了很多人体蛋白质的作用,对未来新药研发和医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她目前致力于疼痛的发病机理研究与药物研发。
  颜宁的回国将面对身份转变的挑战,由一名结构生物学的顶尖科学家,晋升深圳医科院首任“创始院长”,兼领科研团队并参与产学研创的融合,突破体制机制创新,以国际眼光吸引培育人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她能否适应、克服困难并以个人能力做出成绩,是外界期盼,也是对高端学者在科研、管理、行政三方面的综合考验。
  回顾颜宁在深圳人才论坛以成语“归去来兮”形容几十年来在东西方穿梭的学术经历。她坦言,清华厚道、大气、稳重的氛围,普林斯顿优雅、淡定、高贵的气质,是她一生最爱的两个地方。颜宁之前担忧深圳的“卷都”(两点一线,不停工作)特质,但后来发现深圳也有忙碌之外的另一面,欢迎创业者以及实现梦想的开放与包容,她有信心在深圳打造新平台,向梦想努力奋进,做出更多原创性的突破,回馈社会。
  近几个月来,中国一些舆论在热议,美国硅谷各行业里“收割”了25万华人,其中光清华毕业生就超过2万人;而清华大学每年只能培养出3800人,这些不愿回国的人才被质疑“无耻还是无奈”?或许中国不缺人才,或许中国人“重戏子”而轻科学家?清华也被推上风口浪尖。颜宁的回国创业,肯定能为清华大学挽回了不少声誉!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中国上下齐心、意气风发地向富国强民的目标奋进,更加渴求“不拘一格降人才”。期待颜宁的“归去来兮”,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带着卓越的学识回归故里,让自身价值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