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11月21日 第2022-11-21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汉学家 (1)

达哈纳(A.DAHANA)、约翰尼斯·赫尔利安多(JOHANES HERLIJANTO)

  华人在印尼汉学的发展进程中是否发挥了作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也大可不必惊讶。汉学不正是一门针对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学科吗?而华人本身作为中国移民的后代,自然会对汉学产生兴趣并且乐于参与其中。更何况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华人都无法割舍与故土之间的文化纽带。
  像这种对华人族群充满偏见的思维方式在过去曾经盛行一时(Coppel1983:5-27)。然而,现如今当谈及华人汉学家的作用时,某些人似乎还是摆脱不了这种观点。这种观点的立足点,除了在于认为华人只会效忠于“祖先故土”外,还认为汉学家会为了所观察对象的国家利益而被加以利用。
  事实上,作为科学理论的分支,汉学反而是提倡汉学爱好者们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与政治的发展。这正是该学科能够使那些同中国这一亚洲巨龙及其人民,包括侨居海外的华人群体有关系来往的各个民族获益良多的缘故。汉学甚至常常被那些有意“征服”这一民族的人加以利用。从欧洲的传教士、西方殖民地的官僚精英到冷战期间的美国学者及其后来者们都抱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来发展汉学。
  印尼汉学家们把传统汉学建设成为了一门实践批判思维的科学理论。而大部分在印尼独立不久后马上投入研究建设的汉学家们都是华人。这些华人学者之所以被人知晓,不仅仅因为他们著书立说,也因为他们努力培养新一代的中国问题专家。可以说,他们的贡献便是成功地将一批来自不同族群、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学生培育成才。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这些华人学者的学生,有的在对国家政府具有重要意义的机构或者部门工作,例如在国立或私立高校担任学者;有的则是独立的研究员。
  这篇文章旨在回顾华人汉学家们的贡献。文章将先从世界汉学简史展开阐述,包括印尼汉学的历史,还会提及华人学者参与汉学在印尼的发展建设,以及华人学者的学生们及其各自钻研的领域。汉学是一门对印尼本民族和国家建设大有裨益的学科,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人们对于华人在该学科的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
  汉学的起源和发展
  汉学的传统起源于欧洲人想要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兴趣,而这种兴趣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早在帝国时期的罗马人就已经对来自古代中国的产品趋之若鹜,特别是通过著名的古代中西方通商要道“丝绸之路”运至欧洲的各种香料和丝绸。13世纪末有一位来自威尼斯(Venesia)的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他在中国旅行的故事曾引起欧洲人的惊叹。有趣的是,当时威尼斯和热那亚(Genoa)正爆发海战,这些故事正是在他被俘后才传遍整个热那亚城。据传,热那亚人把马可·波罗当作友人而非俘虏对待(Ross,1994:x)。看到大家对自己前往中国的故事如此感兴趣,于是马可·波罗便将他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游记,最后被收录在一位来自比萨(Pisa)的作家鲁斯提契洛(Rustichello)的文学作品中,这位作家当时也在热那亚城当俘虏(Ross, 1994:x)。这部作品的英文名称是“TheTravelsofMarcoPolo”,即《马可·波罗游记》,法文则译作“LeLivredesMerveillesdu Monde”,即《世界奇迹录》。
  作者通过该作品对蒙古政 权 统 治 时 期(元 朝1271-1368年)的中国地理、经济生活以及其政治体系进行了介绍。根据马可·波罗的描述,当时正处于13世纪末的中国在整体情况上比欧洲优越。除了国土更为辽阔,中国的文明程度与生产技术也更为先进。自马可·波罗一书出版以来,欧洲的各界人士对于汉学研究的高涨热情持续了数个世纪。在汉学家孟德卫(D.E.Mungello)看来,汉学这种吸引力之所以得以萌生并保持,是因为直到18世纪末,欧洲人都始终认为中华文明要比他们本土文明更为先进。因此,欧洲人希望借鉴和学习中华大地所孕育出来的各种思想与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儒家哲学(Mungello,2013:91)。
  当大部分欧洲民族还在对中国表示赞叹的时候,来自于同一片大陆的小部分传教士已启程到这片东方大国的领土开始传播基督教。据孟德卫记载,15世纪到18世纪期间,来中国传道的欧洲传教士多达数千人(Mungello,2013:91)。其中被誉为开拓者的是一名叫做利玛窦(MatteoRicci)的传教士,他在1583年同另一名叫做罗明坚(MicheleRuggieri)的传教士一同来到中国。直到1610年逝世时,他都未曾离开过中国。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三册)》。本篇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