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4月30日 第2022-04-30期 >> 第B7版:世界文化之窗
按日期查阅

阿爽(新西兰)

儿是母亲心头肉
  

又从梦中哭醒过来,泪
  水湿遍了枕头,这已不晓得第几遍了……
  犹记九年前那个夏天,我甫出香港机场,长子便以十万火急的车速将我送到医院……
  怀着焦急的心情,我轻轻走近母亲病床强忍着悲伤,低声呼唤:
  “妈!我来了,坐了十一个钟头飞机来看您的呀!”
  得了急性肺炎的母亲躺在病床上,紧闭双眼,氧气筒将她瘦小蜡黄的脸罩住了大半;半张着口,气若游丝,轻微喘着……
  弥留之际的母亲似乎听见我呼唤,眼睛微弱张开一线缝,“啊”了一声,然后又疲惫闭上!
  她明显在等我,等我这个随夫移民他乡,无法晨昏定省的么女。顿时,我内疚之泪伴随潸焉出涕!
  “儿是母亲心头肉,朝夕不离随娘身……”
  我含泪抚着母亲尚有余温的瘦脸,在她耳边轻轻哼出潮剧《苏六娘》歌词……
  母亲生于民国五年,活了近一个世纪。除了最后几年因脑退化及脚伤须躺床外,五脏六腑完全正常,却那样痴痴呆呆地躺了五年病床……
  母亲个子娇小,出身诗礼簪缨(古代达官贵人冠饰)之家,更是外祖父母的掌上明珠。身为长女的她,七岁开始便由婢女背到书斋去上学。由于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年过及笄就不能抛头露面,更不能与男子争长短,母亲念了几年古文诗书后,外公就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必高深学问为理由,要她留家跟外婆及舅母学女红。可是母亲好学通古文,谙平仄喜诗词,辍学后仍于深闺舞文弄墨,吟诗作对自娱;又爱绘蝴蝶、画莲花打发寂寥。直到她十八岁,便由外公作主,通过媒妁之言,与门当户对的富家少爷——父亲成婚。婚后初期养尊处优的母亲每天勤于女红编织;我小时候穿的衣裙,以及婚后一家子的“温暖牌”毛衣全出自她那双巧手。
  母亲个性坚强,甚少流泪,我印象中就只一次……
  三十二年前,我随夫携两子从从香港移居新西兰,母亲心中虽难舍,却不想我伤心;倒还安慰我说:
  “出嫁从夫,移民到新乡,更需坚强努力上进;千万别丢中国人的脸。”
  我深谙“父母在,不远游”;无奈为了两儿前途,只得忍痛违古训;心中却无比不舍!
  那次别离,我搂着母亲哭成泪人,白发苍苍的她反抚慰我说:
  “傻孩子,眼泪是血,不可轻流。别自伤元气啊!”
  语毕,她已泣不成声,老泪纵横……
  母亲您常教导我,女孩婚前必须洁身自爱,婚后则应孝顺翁姑,相夫教子。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母亲却认为:“子女犯错,母也有过”;还经常叮咛我需克尽母责,移民新乡后更得多花时间管教两子,以免他们沾染欧风美雨陋习。我一直谨记。可幸两子如今已经成家立业,总算没让她老人家失望。
  母亲经常教导我:“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有钱时莫轻视贫苦人,地位越高,言行越需谦虚,还得多关怀、体恤条件比自己差者。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求地位的人最要不得,只有品德高尚者才会受人尊敬。又说:“做人千万别趋炎附势,尤其奉承讨好那些不可一世或目空一切的暴发户,免得自讨没趣。待人接物更要诚实、厚道。最好能以德报怨,尽管受他人伤害,也莫心存报复。别人有错,是他不对,我们绝不能效法其错误行为,时刻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等等做人的道理……
  自母亲躺床不起后,我每年都尽量请假两次回港为她与父亲庆生。奇怪的是,每次只要我轻声唱出那句“儿是母亲心头肉”,她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就会突闪慈辉,躺在床上断断续续接唱下句……我总流着激动热泪与母亲合唱着……比我年长许多的兄姐都讶异为何如此。他们哪知道《苏六娘》是母亲最爱唱的潮曲,我小时候常听她唱,听多了自然也会哼几句。
  葬礼当天我没敢哭,看着那个铺满鲜花、里面躺着母亲瘦小遗体的箱子被推进火化炉时,我紧咬双唇、强忍盈眶泪珠……耳边却响起她的遗训:“年逾古稀老人若能寿终正寝,就是喜丧;子孙千万别伤心哭喊,免得先人舍不得走……”
  母亲享年九十八,福寿全归已多年,可她慈魂却经常入我梦乡……
  昨夜梦中,我又回到童年,偎在母亲身边,与她合唱“儿是母亲心头肉……”
  可是唱着,唱着,她突然不见了……于是,我又哭醒过来!
  初稿于2013年7月
  重修于2022年5月
  作者简介:林爽 Song Lam(QSM)笔名:阿爽。著有《纽西兰原住民》《展翅奥克兰》《林爽汉俳》《林爽散文集》等中、英著作。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