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3月15日 第2022-03-15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

马来西亚前政要:

两会聚焦民生福祉,体现中国特色治理之道

  中国每年的“两会”令举世瞩目,也备受全球议论猜测,只因这已成为外方观察并揣摩中国国情发展的一个窗口。
  尽管外部势力,尤其是美国及其一众附庸盟国,从未间歇把中国标签化、妖魔化,并称之为“极权国家”。然而相较于欧美国家的议会,中国最高的立法机构不曾对他国的治理指手画脚,更遑论动辄对他国作出针对性的立法。更值得它们深思的是,为何中国“两会”聚焦的议题,尽是离不开本国民生的福祉。
  2022年的“两会”也不例外。尽管预判今年的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既回顾过去一年(2021年),另一方面也明确且平实的阐述新年度( 2022年)的重点工作。
  值此国际社会普遍聚焦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指标,以及中方如何因应经济下行压力之际,我特对“粮食安全”和“绿色转型”两项独感兴趣。
  粮食安全未雨绸缪
  针对“粮食安全”,最清楚不过的是中方未雨绸缪的布局。3月6日习近平主席就曾告诫称,“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引述习主席针对“粮食安全”的谈话称:“粮食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寥寥数语即已勾划出中国在粮产保稳布局上的前瞻性。
  2021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达标,达到1.37万亿斤,取得了“十八连丰”,创历史新高。但由于同年中国的玉米价格上扬,储备量低,以致玉米进口升高,进而使粮食进口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意识到“粮安”问题不能全靠进口摆平,习主席在“两会”提出“耕地保护”措施,是值得许多发展中国家仿效的。
  中央要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通过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利用地;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从而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其中10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这是从根本着手保护耕地的治理手段,也是量化耕地面积指标的依托基础。
  中方将之提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并在最高立法机构通过决议,足以体现中国治理的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它强调“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是完全务实,并契合时宜的。
  在確保“粮食安全”立足本土之余,中方不妨以本身已臻成熟的农业科技,作为推进农业合作的载体,进军近邻东南亚。毕竟,“粮食安全”问题是全球未来面对的共同问题,攸关人类生存福祉。
  东南亚国家大多得天独厚,气候土壤相宜,虽是以农立国,却碍于治理短板,以致沃土荒废,农产不彰。倘若辅以中国的农业技术与管理规划,善用荒田原野,不但东道国的农业经济可以有序的纳上正轨,中外的合作体更可在互惠共嬴的基础上,为中国在海外广布粮仓。对中方而言,这是附加的粮食供应链,进可攻,退可守,其意义与进口粮食迥然不同。
  毕竟,东南亚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农产不受季节所限,品类与国内生产者有其互补性。况且,从战略布局上来衡量,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愿景高度契合。
  绿色转型节能减碳
  在“两会”中,总理的工作报告提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的发展目标。
  两会期间,3月5日习主席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针对减碳节能说,“绿色转型”不能一蹴而成,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不能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
  毕竟,中国的国情是“富煤、贫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然而,中国对世界承诺的“双碳目标”——2030年的“碳达峰”与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却驱使她不得不加速减少碳排放。
  2021年7月16日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正是中国争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争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随着2005年欧盟实现世界上第一个碳交易机制,碳排放权或所谓的“核证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ER)”,即已成为碳交易市场的买卖“商品”。
  碳排放权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企业每排放一吨温室气体(通常是二氧化碳),就需要有一个单位的碳排放配额。
  相关的配额总量,由各国政府根据国际公约上承诺的减排目标制定,且随时间推移而逐步降低。相关配额来自政府免费发放或拍卖,以及在碳市场向其他国家或企业购买。
  近年来,中方凭其硬核科技,屡把沙漠变茂林,植树成林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处于高度发展和在短期内不能立马改变能源结构的两难中,中国的碳排放超过许可额度的机率是存在的。这意味着中方需向交易市场购买需要的额度。而境外广袤面积的森林绿肺,尤其是热带雨林,正是当前碳交易的理想载体。
  广袤的热带雨林自然离不开近邻东南亚,其中尤以婆罗洲为甚。中方若以此作为双方合作的抓手,预料会加速建立起东南亚的绿色金融体系。对东道国而言,既可保全其固有的森林资源,又可让国库增添其收益。对中方来说,至为明显的是,这可让它更从容的“减碳”。
  “节能减碳”目前已是普世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日趋成熟,若能早日完善化、国际化,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召唤下,引领东盟共同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相信届时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单会登上新的台阶,同时更会迈向多维发展。
  今年议期几天的“两会”信息量大。它没有西方民主议会披上“制衡”外衣的抬杠对峙,有的只是改进民生的国是协商。中外体制,各美其美。治理优劣,自在人心,端不是任何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所能扭曲。
  (本文作者:翁诗杰,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