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2月11日 第2022-02-11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从泗水看良政善治

香港:潘子锋(John Poon)
  笔者(左1)与同学到访多莉巷,获渣沃(Bang Jarwo)(中)带领参观。

  两年前疫情还没开始,笔者有幸首次踏足印尼,去的不是首都雅加达,而是跟随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考察团一起到被誉为“英雄城市”的泗水(Surabaya),展开五日的游学团学习当地公共政策和行政,这次经历令笔者对印尼有十分深刻的印象。
  大家认识的泗水是一个港口城市,同时其经济发展、历史和美食文化相当吸引,市中心设有规模十分大购物商场和五星级酒店,令泗水成为近年旅游购物热点。同时,泗水城市规划得到认可,荣获2018年李光耀世界城市奖特别表扬,当中其民生导向的公共政策理念值得大家学习。
  考察团的一大亮点就是与时任泗水市长德里·丽丝玛赫利妮(Tri Rismaharini)女士*直接交流,这位市长2010年当选时只以稍高于对手3%选票的38.5%支持率胜出,但她在2015年换届选举则已超出双倍的票数,获得极高86.3%当地选民支持。泗水在市长领导下,不但解决挤压已久的深层次矛盾,更让泗水摇身一变成为宜居城市的模范例子,一切归功于市长的良政善治,因此吸引不少学者过来取经。笔者把市长提到的内容和亲身观察分为两大重点。
  首先,扶贫和乡村振兴可谓市长战绩之一。在2010年前,泗水有约20%人口生活贫穷,在职贫穷问题非常严重,当中不乏丈夫日以继夜做计程车司机为生,但其家庭依然未能脱贫的例子。有鉴于不少贫穷家庭都住在村庄,市长推出村庄改进计划,目的是转化村庄成为清洁、有利和高生产力的环境,除了改善村庄生活环境外,也让村庄有能力带来持续经济收益,鼓励村庄居民自家创业,经营微型企业售卖手工艺品和食物。
  笔者也在期间走访一个村庄,看到村民推广各式各样富有特色产品,包括用可循环物料制成特色衣服、自家制菠萝饼和自家种植茶叶,同时村庄的墙壁和行人道路都画上色彩斑斓的画作,它们都是由村民一起构思,营造出生气勃勃且代表乡村文化。市政府一方面会提供专业培训予村庄居民学习一门手艺,同时也大力推广宣传和协助村庄微企业。这创举为村庄带来16亿印尼盾收入,营造泗水独特的村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市长秉持良好管治,提高施政透明度,让政府更深入民心。市长认为要让政府绩效能更高效高质量,必须展现政府透明度和负责任。就此,政府开发一个全新资讯技术管理系统,一方面确保政府内部行政畅顺,财务得到更好管理,严打贪污舞弊行为,同时以互联网加快公众消息的传播渠道和速度,改善市民使用电子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市政府也在全市推出超过二百个政府服务点,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更进一步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距离。
  在社会问题上,笔者来到多莉巷(Gang Dolly)亲身体验,此处被认为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红灯区,该区民生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作风强硬的市长于是在2014年宣布要关闭这个红灯区。
  笔者和同学一起到访多莉巷,了解到当地居民原本从事化妆、裁缝、租房等服务性工作者,红灯区关闭令他们中断客源,因而引起多日游行示威,后来政府为这些居民提供专业培训和生活补贴,协助他们转化和提升原有行业技能以便有机会创一番事业。
  笔者在街上走着,昔日的红灯区已经变成一个印尼创意文化汇聚的微企业市集,街上有多所售卖印尼国宝手工蜡染(Batik)小商店,昔日区内最大妓院成为鞋厂,不但为泗水全市所有酒店制造酒店即弃拖鞋,也成为制鞋培训中心,不少学员学到一番技能后更成功创业养家。最令笔者触目的是当时游行示威领袖由市长反对者,成为获市长高度表扬的多莉巷旅游和村庄大使,他也自家制作售卖米饼,创出一番事业。笔者看到的是泗水如何以良政善治下解决深层次矛盾,打动民心,急市民所急,并着力改善社会经济和民生。
  本文简单透过笔者的体验分享泗水对公共政策的启示,确实其成功和可取之处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更好学习,笔者期待疫情过后与大家一起再游泗水,用新的角度看城市背后的政策理念和故事。
  *德里·丽丝玛赫利妮从2020年12月23日起担任社会事务部部长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