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1月21日 第2022-01-21期 >> 第A8版:华社新闻
按日期查阅
原载于《亚洲周刊》2022年04期

印尼泗水中华中学奇迹复活

翁俊民推动华教浴火重生
国信集团创办人翁俊民投身于教育领域
中华中学原有的校舍,已被关闭近五十六年
中华中学新校舍设计图,缝合文化与语言的天洞

  印尼前总统苏哈图封禁华文,关闭中华中学;五十六年后,总统国策顾问、华裔企业家、校友翁俊民复办该校,大楼平顶,七月开课,华文是必修课。总统佐科威送来花牌支持。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位于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的中华中学(中中)举行封顶仪式,数百名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中中校友受邀观礼,总统佐科威特别送来花牌祝贺中中复办的灵魂人物翁俊民,中国驻泗水总领事顾景奇列席致辞。中中复办能受到印尼总统的肯定,这当然离不开头上戴著“印尼宪法总统国策顾问”光环及印尼国信集团创办人翁俊民的成就与贡献,它也彰显印尼快速走向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
  翁俊民是中中的学生,虽然在中中的学生生涯已是久远的历史,不过一九六六年四月十二日当天发生的一幕,在五十六年后的今天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他日前书写这个事件并把它投寄给马来西亚报章,平静及清晰地描述印尼版本英法战争时期《最后一课》的片段。
  他在文中写道,当天“学校突然来了一卡车军人,我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了,只记得他们所穿的军装与军靴。那时我只有十四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过了一两个小时,老师就宣布提前放学回家。谁知这一天竟成为我们华校的最后一日,也是我最后一天坐在初中三年级教室的座位上”。此后,每当他回想起这一天,“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感觉有如生离死别”,一夕之间,不能再见到亲爱的老师和天真无邪的同学。这样的回忆也成为他致力于复校的最大动力。
  华校泗水“中中”于一九四八年七月创校,发展到拥有二千九百多名学生和一百三十多名教职员工,当天被军政府强行关闭,至今已有近五十六年。
  苏哈图时期对华文实行全面封禁政策,包括禁用华文,禁止在公共场所说华语及所有华校被迫关闭,这使华文在一夜之间在印尼消失。一九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导致苏哈图下台后,被囚禁的华文才终于得以走出黑暗的牢房,重见天日,中中新大楼的盖顶弥补了翁俊民一生的遗憾,消解了半个世纪来一直困扰他的梦魇,同时被形容为“缝合与抚平那些年文化与语言的黑暗天洞”。
  中中被关闭并没有令翁俊民因此放弃,靠自身的努力,他成功进入南洋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随后回到印尼创业,成功打开一片天。现年七十岁的翁俊民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印尼涉足多个领域,包括银行、房地产及医疗等。为了弥补历史,他独立斥资约两千万美元复办中中,同时为中中定下百年大梦。翁俊民的南大同学陈再藩认为,中中的复办意义不仅仅是在印尼,而会是整个东南亚华教复办大趋势中的一个动力。
  翁俊民日前就中中复办接受亚洲週刊的访问,抒发他对中中的寄望、踏足医疗及教育领域的战略思维及国族认同的分析。以下是访谈内容:
  您为何想要复办中中?
  自从十多年前印尼开始走向开放,恢复华文教育,我们可以在公众场所使用华语,华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多达数百个,山头林立,大部分倾向于吃饭拍照请记者。我从二零零九年开始观察,没有一个华团在印尼主流社会扮演任何角色,大家在自己的范围内活动,同时也出现许多补习班,印尼华社犹如一盘散沙。一九九八年印尼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排华事件,这不仅是排华,也是政治操作。我从这些事件综合来看,印尼华裔应该清醒,为了下一代的安全与幸福,必须认定印尼为祖国,不能以心里的中国情意结来处理事情,那会很糟糕的,排华运动会持续不断的发生。
  我想从教育做起,培养印尼华裔下一代既有正确的身份认同,同时又没有遗弃中华精神。复办中中是教育行为,不是政治运作,我要办最好的中学,我希望能培养一些出色的华裔子弟,若将来环境许可,我也要办大学。虽然我目前是印尼著名加查马达(Gadjah Mada)大学的唯一华裔校董,而且已经连任两届,现年三十四岁的儿子也以最高分,当选印尼国立大学校董,而且是最年轻的校董。这也促使我认识到自己有义务在医疗领域外也投身于教育领域,协助培养印尼华裔成为出色的学生,杰出的知识分子。同时具有中华优秀精神:勤劳、诚实及孝顺。我不是要塑造他们成为特殊团体,而是要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并在十年年后与印尼原住民具同等地位。
  我们对印尼的繁荣与发展必须要有贡献,不能把印尼当做赚钱的基地,一有风吹草动就逃离到新加坡。对百分之五或百分之十的华裔来说,他们可以在印尼出现动乱时逃到新加坡,可是对逾千万无法逃到国外的华裔来说,他们却必须留在印尼生活在恐惧中,面对一切可能的苦难遭遇。作为一个有建设性的华裔,我认为我有义务为印尼做出贡献,这也是为何我要复办中中的原因之一。而我继续採用中中为校名,这是因为它代表当初的中中精神,就如我们提到南大,就会联想到南大精神。
  目前中中的筹建处于什么
  阶段,中中将以什么语文
  为教学媒介语?
  现在中中开始著手招生及招聘师资,我已经聘请刚从印尼最好的私立大学佩特拉基督教大学(Petra University)退休的校长过来当中中校长;中中将开设小学至高中的教育。我也与新加坡著名的莱佛士学院洽谈合作,探讨该学院可以如何协助中中。
  中中的教学媒介语将是英语及印尼语,我也会成立华文语言中心,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中文或日本、法文、西班牙等语文。师资将不会是问题,大部分的师资将会来自印尼国内,一些专才则会来自国外,第一选择会是新加坡专才。中中预计今年七月将可以开始上课,它对印尼所有人开放,华文虽然是必修课,我相信它不会对非华裔学生构成问题。现在印尼有不少华校复办,不过我们办教育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我希望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印尼很好的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在各个领域成为佼佼者。这是我的愿望。
  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目前处
  于什么状况?
印尼华教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还是补习班,至今仍然看不到有任何特出的例子。印尼人对华文的接受度不错,有很多印尼人也在学习华文,他们知道华文将成为全球重要的语言。印尼政府对华教也很开放。我们看印尼不能因一小撮印尼人在搞事就当印尼是排华国家,印尼人的民族性是非常善良及包容的;每个国家都有搞事的一小撮人,印尼也无可倖免。印尼有七百四十个民族,我们今天能仍和谐生活是非常了不起的,反观阿富汗,它只有几个民族,不过却是互相对抗,混乱不已。这是我在印尼生活近七十年的亲身见证。
  在上世纪九零年代排华前,印尼企业家的心态是尽量认识具影响力的高官寻发财之道,然而亚洲金融风暴一来,这些大企业家都倒闭了,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巨大。这是一个警钟,印尼人对这种做法非常反感。之后我在企业上取得一些成就及冒出后,我问自己要用什么入口立足企业界,是否要沿用老旧的方法,靠拢高官获得商业利益,还是通过新方法立足企业。
  我想到的是两条通络,即投身教育与医疗。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国家的命运,同时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提升人民的生活素质。现在看回头,这条道路是正确的,而印尼人民也可以接受。印尼人民不能接受的是华裔企业家老旧的官商勾结手段,长期来华裔企业家留在印尼人脑海中的刻板印象就是与贪污画上等号。
  世界改变了,我们企业家也必须改变。人们必须逆向思考,我们若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他们的收入增加了,购买力就会增强,企业就可以卖更多东西赚更多钱;如果你周围都是贫困人家,你生活在其中又怎能心安呢?只有印尼人民生活水准提高,生活安逸,我们才有赚钱的机会。
  我已交代孩子必须把中中的发展作为他们的其中一个事业来看待。
  我是在清寒家庭长大,这构成了我今天的性格;但是我的孩子是在非常舒适安逸的环境中长大,有些事他必须学。每个人出身都有一定的身份,如某某家庭的孩子、上学时就是某某学校的学生、结婚后又是某某人的丈夫、有了孩子后则是某某人的父亲,每个身份代表一份责任,我们不能只要身份不要责任。我出生在印尼、身为印尼的华裔,这层身份不是我能选择的,但是,我可以选择要行善或做恶。我已经选择了我要走的道路,就是:祝福别人。成为有钱人不是我的人生目的,我的人生目的是创造高价值,让人类幸福。
许多人认为,印尼当前的
开放是因为过去几任总
统开明及开放的心态及
思维有关,未来若总统更
替了,当前印尼的开放是
  否会改变?
印尼的开放是不能走回头路。当前中国在印尼的投资很多,虽然有三几位印尼政治领袖利用此事炒作,不过那不是排华行为,而是要打击政府。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行事小心,尽可能克制自己。就以春节被列为印尼公共假期为例,华社不能因此高兴过头,高调庆祝,甚至把舞狮也拉上街头,这并不符合国情。为何我们不能利用春节喜庆去帮助印尼原住民,如赠送粮食或必需品给周围的原住民,让他们感受到华裔的温情,这将使他们更能接受我们。作者:林友顺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