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11月06日
按日期查阅

台海局势走向模糊的悬崖

廖省:林越

  最近一年来,在华盛顿的暗中唆使及台面吆喝下,台湾民进党当局与西方反华势力的互动及勾搭日趋频繁。除了捷克、立陶宛的小把戏,还有小队美军教练到台湾教战术,刚听美国务卿为台湾重入联合国拉票,接着是“欧洲议会首次官方代表团访台”。
  香港评论员胡恩威撰文“台湾是西方的一枚棋子”写道:“台湾一直以来都是中西方博弈的一枚棋子。”“5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的決定,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安排。背景就是美苏冷战下,西方需要和中国大陆联合抗衡苏联,故此容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台湾在国际政治上正式被边缘化,退出国际政治舞台。”
  他认为目前的台湾局势,“只是有些政治人物喜欢把问题国际化、政治化,而并没有踏实地去推动。”“台湾其实只要推 动 NGO(非 政 府 组织),用NGO模式进行国际交流,进行各方面的国际合作,相信没有很大的反对阻力。但很多时候就只是为了一个名称、名份、身份的问题,而制造了一些虛无缥缈的争论。”分析的十分中肯。
  众所周知,如今西方已处于弱势,故此想尽各种旁门左道的方法制裁中国,而不是正面检视自身的弱点,进行良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台湾也进入了迷惘的境界。每当它高调推动某种台独概念时,西方便出來降温,不让台湾成为“麻烦制造者”。
  民进党很会搞选举,懂得蛊惑群众的心理。但是选举多了,选后的情況大家有目共睹,台湾民众并非傻瓜。如今台湾选举已和西方一样,仅是一场表演而非提升人民福利。
  很多西方国家的所谓“民主”,也只是选举前说些激昂、动听的话,但实际施政时错漏百出。阿富汗就是个例子,美国几个总统说了多少关于阿富汗亮丽的话,但到头來,阿富汗成了美国再次失败的象征,造成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大家谨记:美国出兵是破坏,不是去建设。美式殖民是用战争去解决问题,而非针对民生去解决问题。
  《亚洲周刊》刊载笔锋“台海战略模糊与图穷匕现”的评论:两岸在和统与武统之间摆荡,主要是北京与绿营政府、华盛顿之间的三角关系出现微妙变化,三方的“悬崖理论”(Brinkmanship)操作都已玩到尽头,各方的底牌也都亮出來,过去长期的“战略模糊”有了更多的模糊,但危险的动作,又预示最后“图穷匕现”的凶险。
  中美是否可以走出台海问题当前的危机,探索风险管控的新方式?一年来台海局势笼罩在武统的影子中,而最后关头,可能还是要“寄希望于人民”。因为只有台湾主流民意蓦然发现身处战争边缘,才会幡然醒悟,合力制止台独政府的危险行径。
  最近,台湾民意开始惊觉的迹象,是有些意見领袖重提恢复征兵制倡议,让年轻人向韩国、新加坡看齐,年满18岁后要在军中受训服役两到三年。但是,此议在台湾年轻一代中是“票房毒药”,绿营政府敷衍推托,不敢在选举年推动,怕影响选票。
  另一篇题为“国军备战台海,预计死亡35万”的文章称:“国防部长邱国正日前在立法院示警,目前是他从军40年来两岸最为险峻的时刻,解放军现阶段已有武力犯台的能力,到了2025年更具有全面攻台的可能性。”还呼吁东沙岛的守军与岛共存亡。
  文章说到:“台海战事若开打,国防部没有正式公布第一波台湾可能面临死亡的军民人数,只有在2003年11月国防部前副部长陈肇敏曾揭露,国防部的第一波‘战耗动员’,伤亡人数是12.6万人,这只是纯就军方的伤亡人数而已。”根据2005年军方的评估报告,“两岸战事爆发,七天内台湾军队折损人数至少四万,平民死亡人数是军人的五倍。”如果以解放军现在的火力和军力,台湾第一波死亡人数应该远超24万,可能会高达35万人左右。战争若真的来临,恐怕将是海峡两岸的“国殇日”。
  台湾资深媒体人陈国祥撰文“抗中保台一抓就灵?”称:“抗中保台是民进党政府的施政主轴,施政以此为指导方针,选举维权奉此为最高纲领,长期来颇见功效,几乎是一抓就灵。台中一年前靠‘抗中保台’诉求暴起的绿营立法委员陈柏惟最近虽遭选民罢免,但所得的支持票数不少,显示‘抗中保台’路线仍是有用的护身符。”
  民进党在岛内念此符咒几乎“无往不利”,突显了很多岛民的低智。如今,从美国到所谓“理念相近”国家,也让“抗中保台”的合唱声响彻云霄,在白宫的指挥棒下卖力嘶吼,“台湾问题国际化”已吹成大气球,但却一步步迈向“模糊的悬崖”。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