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1年09月24日 第2021-09-24期 >> 第B5版:世界文化之窗
按日期查阅

张奥列(澳大利亚)

笔随心走 感知风物
  

凡走上创作之路的人,初衷都是想成为小说家或诗人的,很少有人一开始就立志当个散文家。因为小说、诗歌的读者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容易落入评论家的法眼。小说若碰上运气,还可以跨界影视,名利双收。诗歌充盈于校园,唱响于文艺青年的心头,铸造了一代人成长的浪漫印记。
  但其实,散文才是最为广泛的文体,因形式灵便,写作者最多,也几乎覆盖了所有媒体、出版平台。只是,进入高精尖的领域则微乎其微,称之为“家”的也就凤毛麟角了。
  为何名“家”少却队伍众?盖因门槛低、种类杂,许多写手没有什么野心,只是想有机会公开表达和分享一下而已。只要真心、真诚、真实,就可随意而走笔,随情而抒发,便可为文为心声。所以,很多写不成小说、诗歌、评论的人,都可以玩玩散文,而几乎所有小说家、评论家、诗人,也会以散文为副业,或为消闲润笔,过过手瘾。
  我这个人的个性气质,似乎欠缺点诗情画意,不懂诗,也写不好小说,虽然文学评论曾是我的专业,但换了个生活环境,评论对象改变了,况且也写腻了,所以不经意间便闯入了散文的芳草园,舒舒筋络,吸吸清香,也算是身心的一种调适。
  记得旅澳初期,我忙于打工,都是些眼见功夫的力气活,虽然身体蛮累,但脑瓜子却很清闲。有时边干活儿边思绪开小差,各种生活滋味都在脑海里不断翻滚,信马由缰。有一天终于按捺不住,晚上从床上爬起来,把各种杂念记录下来,把那些纪实性的生活片断书写成文。而这,也是我出国辍笔一年半之后,重新拿笔涂鸦。
  后来我出版了小书《悉尼写真》,拿给当地图书馆。他们不懂中文,问我,属于什么类型的书?因为图书馆要分类管理的。我说纪实文学吧。他们说,文学只分虚构和非虚构两类。于是,书被摆在非虚构类。再后来,我又出版了《澳洲风流》,图书馆又问是哪一类,我说是小说散文集。他们脸露难色,因为跨界虚构与非虚构,不知该往哪儿搁。我才注意到,虚构与非虚构,是西方文学界对文体划分的概念,中国近年也开始接触这一说法。于是我观察了各图书馆的书架,文学创作类的确只分虚构与非虚构,只有诗歌还可以独立成类。也就是说,除了小说、戏剧属于虚构性,其它创作就是非虚构性了,这就把我们在中国通常说的散文范畴扩大了许多,增加了文体的弹性。
  原来我对散文的理解比较单一,无非就是抒情性(描述中直抒胸臆)、心灵性(叙说间议事论物)为主,是写景状物的美文,嬉笑怒骂的杂文,或谈天说地的随笔。但按照非虚构性的标凖,即以事实为元素,以亲历或亲闻为视点,所有见闻纪实、文化随笔、生活散记、游记传记、人物特写、知识趣谈、时政杂说及小品文、回忆录等等,都可归入散文类,体现了更大的包容性、领悟性、开放性和流动性。
  其实中国古代的散文也是比较宽泛的,包括《论语》、《庄子》、《史记》等等,浩如烟海。散文其实就是与韵文相对应的,除了诗歌,及后来的元曲、明清小说之外,许多古典文献,甚至一些辞赋骈文都可归入散文。中国现代散文或许更强调文学性,范围有所收窄,但吸收西方艺术养分而增加了语言的弹性和密度。
  散文写作,不需要套路,也没有固定模式,是文学创作中最为灵便最为多样的形式,文无定法,笔随心走。散文怎么写,全在于作者的气质、品位、趣味、心态、情绪与感悟。它可以有时空与心境的变化,也可以有性情与习惯的定格。但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散文形态还是有其基本定义及其属性规范的,诸如什么叙事性、抒情性、哲理性、真人真事、以小见大、泛而不散等等。我们的写作,往往也会受其规范的影响。比如,中国现代散文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几种类型,就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书写。
  一类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的淘洗,以朱自清、周作人为代表的闲适散文脱颖而出。朱自清的散文,多闲聊家常琐事,文笔质朴清丽,淡香疏影,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于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情感。而周作人的散文,也注重个人的心灵观照,平和冲淡,古雅悠闲,闲适中见性情。这一时期标杆性的文类,还有鲁迅的杂文。他将文字当作“匕首与投枪”,毫无忌惮地对社会加以批评,将议论性散文书写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另两类则出现在五、六十年代,以杨朔为代表的抒情式美文,以秦牧为代表的知识性随笔。这两种散文模式在中国大陆最为普遍,最为流行,因为是中国教科书一直所标榜的写作典范,因而影响了一代人。杨朔的散文“当诗一样写”,追求散文诗化,重在于情意,见景抒情,讬物寄情,以诗意之美而言社会之大志。秦牧的散文,则以讲古论今,趣谈博闻,哲理性强而见长,他把写景抒情与叙事议论融合起来,言近而旨远,成为不可多得的知识性小品。而刘白羽大江大河的激情,孙犁、汪曾祺游走于散文与小说的边缘,也自成一格。
  还有一类就是八、九十年代,以余秋雨为代表的大文化散文应运而生,他将中国文学从政治层面回归文化层面,从文化深层透视社会万象,足游天下,博览群书,显示出一种大气势大境界,因而也风行一时。
  若以西方的非虚构文学标准来看,散文除了上述的几类典型的范本外,还可以更广泛。当然,不管如何宽泛,必须体现审美性。虽然我的成长环境中难免受到中国现代散文范本及当代写作套路的影响,但在澳大利亚自由自在的氛围下,我的散文写作路子也略显飘忽驳杂,不过,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仍可包容于非虚构性的文学范畴。
  说到我刚在台北出版的散文集《当黑发黑眼遇上金发碧眼》,收入的作品既有生活散记,也有回忆纪实,还有文化随笔、游记特写等。我旅居澳大利亚近三十载,由家乡到异乡,从东方到西方,经历了生活的巨大变迁,感受到文化的无情撞击。而这一切,由新鲜变平淡,由陌生变熟知,流淌出一道生命历程的心迹,也催化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我笔下的作品,就是这种心迹的记录。我以其内容特色将它编为四卷:
  异乡情状——旅澳生活见闻,人情世态点滴,华人洋人趣异,仍是澳洲风情中国心。
  家国情怀——父母经历、个人成长、儿女教育,家事国事、东方西方,折射时代历史印痕,透视社会文化变异。
  艺文情愫——醉入花丛,笔耕感怀。摄入中国大陆及台湾作家艺术家访澳居澳影像,见证文化人的风采,领略中华文化在澳洲。
  人生情缘——人物特写,有父子情深,朋友情浓,有激奋励志,逐梦结缘,处处留下人性的光彩。
  散文写作领域很宽阔,诗性语言、电影画面、小说情节、哲学思考、戏剧性、报导现场感,都可以融入其中。其笔法可以简约留白,可以豪华铺张;可以工笔,可以写意。不必拘泥于形而专注于神,神到点化时,形也就成章法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善长于浓溢的抒情,也不精于细腻的描画,倒是更喜欢平实淡然的记叙论说,灵感闪动的勾勒,虽然不一定是形式上的美文,但在记人记事感怀中,也会注重文字和内容的艺术审美意味,透过音韵、节奏、词义,力求在质朴无华中散发出某种优美的意境。
  我知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文,就是文采(书写形式),也是文心(表述内容),是两者的融和。而融和的程度,就要看作者的悟性和力道了。至于我是否有悟性,是否够力道,该由读者去评判。我无意专精散文而成“家”,只是顺其自然而书写,笔随心走,感知风物,将居澳生活的灵感点化为心灵文字,也以此维繋与母国的思绪情感,与读者分享,与读者交流。诚如为拙书作序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陆卓宁教授所言:“倾情与真诚平白,举重若轻”。若还能找到知音,则是我书写的最大安慰了。
  作者简介:澳大利亚知名华文作家,悉尼资深报人。祖籍广东大埔,生于广州,北京大学文学士。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1年底移居澳大利亚。‘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