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1年08月13日 第2021-08-13期 >> 第A6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中华文化和爪哇文化融合的印尼布袋哇扬戏(3)

安德利安·布尔沃塞布德罗(ARDRIAN PURWOSEPUTRO)
瑟索莫,又名迪哥,是非华裔的布袋哇扬戏操偶大师(师傅)

  17世纪至19世纪探寻布袋哇扬戏的存在从相关文字记载开始。但这并不意味着布袋哇扬戏是17世纪才传入爪哇岛的。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布袋哇扬戏和其他来自中国的戏剧艺术在17世纪已经发展成熟,并闻名于爪哇岛各大城市的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
  希尔万·库瓦丹尼(Hirwan Kuardhani)认为(2011:17-18),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哇扬戏(Wayang Cina)在16至17世纪就已经在爪哇岛流传。由于爪哇民众只知道布袋戏而不知道其他种类的中国哇扬戏,于是中国哇扬戏便被统称为布袋哇扬戏。丁布·哈里约诺(Timboel Haryono)也认为(2004: 49),早在10世纪哇扬表演就已出现。有意思的是“中国哇扬”这一术语曾出现在《马拉特》(Malat)和《纳瓦鲁基》(Nawaruci)的古书手稿中。比如在《纳瓦鲁基》中出现了“不安,合乎逻辑,都在中国的哇扬之中(Anggambuh,amancangah,allangkarn mwang awayang Cina)”,而在《马拉特》中则出现了“合乎情理,中国哇扬(Amancangah,angringgit Cina)”。
  17世纪,布袋戏在巴达维亚已经很受欢迎。舒明在《雅加达早期开发与华人》一文中写到,巴达维亚布袋戏中的故事情节、对话以及在祭祀日或庙会活动中演出的中国南方剧本,都已被翻译为当地语言,即马来语—雅加达方言。马来语—雅加达方言的使用满足了不懂汉语或中国方言的土生华人和印尼本地人的需求(Kong, 2005: 319)。
  在三宝垄,根据中华公馆(Kongkoan)的文献记载,林天佑(Liem Thian Joe)(1933: 49-50)写道,1771年,布袋戏第一次在三宝垄演出。那时候三宝垄的华人群众举行观音像搬迁仪式,把观音像移到新的庙宇中。为了增添活动气氛,他们邀请了巴达维亚的布袋戏剧团前来表演。布袋哇扬戏表演持续了两个月,戏中对话和吟唱部分用的都是当地方言,故事内容选自中国的历史或爱情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受观众喜爱。中华公馆这一记载表明,1771年以前三宝垄还没有布袋哇扬戏的表演团。
  以上资料表明,源自中国的戏剧和舞台演出,特别是来自闽南地区(福建南部)的布袋哇扬戏早在三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在爪哇岛各大城市例如万丹、巴达维亚和三宝垄受到本地民众、华人以及其他外国人的喜爱(Salmon, 1985:63)。表演中所用语言也选用马来语以适应当地语言环境。尽管到了18世纪中叶,(荷属)东印度公司(VOC)颁布了歧视华人艺术活动的条例,但是布袋哇扬戏仍然在诸多限制中继续发展。
  由于资料有限,到19世纪并没有关于布袋哇扬戏发展状况的记载。
  20世纪初至1967年
  这是布袋哇扬戏在爪哇岛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进入黑暗时期的前奏。由于布袋哇扬戏艺人大多是华人,尤其是福建人居多,于是闽南语便成了表演中除马来语以外的常用语言。1900至1925年间,很多来自中国的布袋戏艺人带着整套布袋戏演出装备移民到了爪哇岛。他们基本上都来自福建省的泉州地区。
  在这一时期有两种类型的布袋戏艺人,一种是新客华人,另一种则是土生华人。新客华人是指在中国出生,20世纪初才来到爪哇岛的华人,而土生华人则是在爪哇土生土长的华人后裔。那时仍然坚持中国原汁原味的传统用于表演布袋戏的新客华人和土生华人均被称作Encik-Encik(在闽南语中表示“叔叔”)。这个时期的布袋哇扬戏表演艺术家们是最后一代的华人艺术家,他们在布袋哇扬戏表演艺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是众多布袋哇扬戏艺人学习的榜样。
  17世纪至19世纪初,布袋哇扬戏的传播仍然局限在爪哇岛北部的几个主要港口,如万丹、巴达维亚、三宝垄和泗水。这些城市成为布袋哇扬戏传播到爪哇岛内陆其他城市的大门。但是由于资料较少,无法详细了解布袋哇扬戏在19世纪的发展情况。
  20世纪,布袋哇扬戏已经传播到几乎所有的爪哇岛城市,特别在爪哇东部、中部(日惹除外)和西部地区;以及巴达维亚,甚至苏门答腊的楠榜。但是到了1967年,布袋哇扬戏表演只能每年在寺庙里看到一次。
  东爪哇曾经举办过布袋哇扬戏表演的城市有泗水(Surabaya)、古多、勿里达(Blitar)、多隆阿贡Tulungagung)、绒网(Jombang)、诗都阿佐(Sidoarjo)、格里安(Krian)、谏义里(Kediri)、玛琅(Malang)、罗科占比-外南梦(Rogojampi-Banyuwangi)、兰比布齐-任抹(Rambipuji-Jember)、岩望(Pasuruan)、安褥(Nganjuk)、茉莉芬(Madiun)、莫佐萨利(Mojosari)、惹班(Mojokerto)、莫佐阿贡(Mojoagung)和图班/厨闽(Tuban)。中爪哇的城市有三宝垄(Semarang)、南望(Rembang)、拉森(Lasem)、威拉罕(Welahan)、巴拉甘(Parakan)、沃诺梭波(Wonosobo)、淡满光(Temanggung)、北加浪岸(Pekalongan)、梭罗(Solo)和玛格朗(Magelang)。西爪哇的城市有苏甲巫眉(Sukabu-mi)、展玉(Cianjur)和加拉璜(Karawang)。在巴达维亚则有金德院庙(Kelenteng Petak Sembilan)、班芝兰(Pancoran)和德禄贡(Teluk Gong)。其中楠榜省曾邀请过爪哇布袋戏团前来表演。
  荷兰学者蒙斯(J.L. Moens)认为,直到1940年代末,三宝垄和泗水仍然有布袋哇扬戏演出。演出一般在寺庙的院子或前厅举行。表演剧本依旧来自中国的传统故事,表演中的对话使用马来语,而吟唱部分则使用华语(Salmon, 1985:63-64)。
  这个时期制偶艺人的相关资料缺失。表演时沿用的木偶仍然是20世纪初的操偶师前辈从中国带来的。
  这个时期有三个布袋戏表演团聚集在中爪哇和东爪哇,它们分别是:三宝垄表演团、泗水表演团和古多的福和安(Fu He An)表演团。“福和安”表演团(Fu He An普通话,或Hok Ho An福建话)的名字寓意福气平安,于20世纪初期由屠叔贵(Tok Su Kwie)创立,后由屠宏基继承发展直至1968年。古多、谏义里、勿里达和多隆阿贡的布袋戏艺人也云集于此。
  1965年的“9·30事件”成为华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转折点,布袋哇扬戏艺术也不例外。从“9·30事件”到1967年,许多布袋哇扬戏艺人相继停止了表演活动。(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二册)》。本篇未完持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