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6月04日
按日期查阅

我爱你,乌鲁音

王秀桃

  我走过的地方不算很多,国内算是每个州属都曾经留下足迹,有的是路过,有的是去旅游赏景,每个州大概只逗留过几个景点,虽然许多是漂亮热闹的地方,可是我还是眷恋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我的家乡--乌鲁音峇鲁,一个纯朴的小镇。
  乌鲁音,坐落在雪兰莪州北部的乌鲁雪兰莪县的峇冬加里区。乌鲁音分为两个部分,即乌鲁音峇鲁和乌鲁音南马,是直接从马来语翻译的地名,乌鲁音峇鲁在马来语是Ulu Yam Baru ,而乌鲁音南马则是Ulu Yam Lama,即新旧乌鲁音的意思。
  光从名字看来,这里应该是个很偏僻很偏僻的地方,因为乌鲁雪兰莪坐落在西马中央山脉的山脚,是雪兰莪州其中一个较落后的县属。乌雪从最北的乌鲁安南到最南的双文丹,都紧依着中央山脉。乌鲁—Ulu的直译,在马来文字典中的意思是上游。乌雪处于雪州上游,四周环山,离海岸线很远很远,没有很好的地理位置,繁荣不起来。乌鲁音在乌雪内,不就更偏僻了?尤其乌鲁音峇鲁,乌鲁了又乌鲁?
  五、六十年前,乌鲁音的确是很偏远的乡村,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虽然乌鲁音南马村外有一条南北联邦大道,在南北高速公路出现之前,所有南下北上的车辆都必须经过这条路;村里还有一个火车站,供火车上下货物与载客。可是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物,只有两排为数不多的木板店屋,矗立在唯一的街道两旁,其余的都是零零星星的乡村木板屋,应该只有几百户人家。乌鲁音峇鲁离联邦大道较远,是座死城,只有一条窄窄的道路进出,道路两旁尽是橡胶林,因此常常戏虐--贼来了也逃不出去的小镇。可是这里却比乌鲁音南马稍微进步,同样是一条街,不同的是街道左边是砖块砌成的双层店屋,右边则是单层双层参差的砖砌店屋,约两百米之遥,大家都称之“大街”,是村内最热闹的地方。过了这里,就是住户不多的中村与新村。街尾有一间当时最奢华的电影院,是这里的居民唯一的娱乐。根据长辈们的口传,乌鲁音峇鲁是当年共产党正活跃的时候,政府重组新村,把散居在胶林、中央山脉山脚等的住户集中一起方便管辖的一个重组村,是国内其中一个华人新村。
  乌鲁音当时的人口不多。乌鲁音南马以福建人居多,乌鲁音峇鲁也以福建人占大多数,不过广东人与客家人也为数不少。马来同胞则多散布在小镇四周,印度同胞人口较少,除了街尾有几十户,其余的多在园丘内。相较乌鲁音南马,乌鲁音峇鲁比较热闹,民情也较为丰富。这里的福建人可以说流利的客家话与广东话,而客家人广东人的福建话也一流。
  三十年前,乌鲁音峇鲁依旧一条加宽了些的街道,街上那两排老店屋依旧坚守岗位,不过它们却多了一些新邻居,新建的两排双层店屋。中村沿路的住屋纷纷改型,转换成店屋,从事饮食业居多。以前死路的新村尾建了一条通往吉隆坡的山路,由甘榜葛尼衔接双溪杜亚(Sungai Tua)和峇都急(Batu Caves ),大大缩短了乌鲁音峇鲁与吉隆坡距离,曾经一度人口迁移的现象出现了逆转,大部分在吉隆坡工作的居民回流,每天往返家乡。
  除此之外,在我小时候就听闻的将从峇冬加里开辟一条道路直通云顶高原也在那时实现了诺言,一条沿山而辟,在半山处衔接原有上云顶高原的道路竣工了。云顶高原是我国最著名的高原避暑胜地,尤以其赌场最为著名。这条路一通车,不只让许多半岛中北部欲上云顶度假消闲的人们省去了取道吉隆坡上云顶的路程与时间,本地人也雀跃万分。这项工程不仅直接带旺了邻村峇冬加里的商业与餐饮业,乌鲁音也同时受惠。峇冬加里、乌鲁音南马与乌鲁音峇鲁的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许多住家也纷纷改成饮食店,打着“乌鲁音卤面”的招牌在餐饮业中大展拳脚。
  “乌鲁音卤面”家喻户晓,是这里的活招牌。乌鲁音卤面源自春记茶室的第一代掌门刘先生,是以自制的粗生面,加入浙醋,肉片和菜心闷煮而成,起锅前打入蛋花与勾芡。面条Q弹爽口,浙醋酸度适中,开胃又养生。刘先生的烹煮手艺了得,自此一传十,十传百,顾客只要到店里,一定吃上这道面食。除了卤面,炒福建面也顶呱呱,那一碟由猪油爆香的面条,加入高汤、肉片、菜心,黑酱油和调味料闷煮至干水盛碟上桌,那味道,我迄今难忘,每回返乡,一定得吃上才肯回来。如今“乌鲁音卤面”已开枝散叶,除了当地的餐饮业到处都打着这个招牌做生意,吉隆坡也有许多地方可以解馋。
  乌鲁音峇鲁是个美丽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湖泊有河流,是休闲的好去处。离甘榜葛尼约六七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瀑布,冰凉清澈的山水沁人心脾,在风凉水冷的瀑布野餐玩水,人生一大乐事也。瀑布的水流过华人乡村,流过马来甘榜,可以垂钓,也可以戏水。不想戏水的话可以参观菜园、果园、兰花园,甚至可以踏足橡胶园和油棕园,体验这田园风光及观赏为国家经济带来收入的农作。这里的兰花园 –World Of Phealaenopsis,是近年来发展得最快的一个旅游景点。园主亲自栽培出许多名种蝴蝶兰销售各地。园里也栽种许多莲花与荷花、蕨类等等草本植物,还有一些家禽鸟类供欣赏,是近来游客必到打卡之地。除了可以赏花买花,兰花园最近还引进餐饮业,让游客可以在花草衬托的清优美丽的环境下相聚用餐,暂时摆脱喧嚣繁闹的都市生活。
  当然,一个地方要进步,要跟上时代的洪流,必须付出代价。这些年来,为配合旅游业及时代的发展,乌鲁音峇鲁与南马已经填掉了几个以前采锡留下的废矿湖,并已建立住宅区和轻工业工厂。以往像兵士般矗立前往峇冬加里那道路两旁的橡胶园和油棕园如今已全换上钢骨水泥,成了各种商店和饮食业场所,当年的橡胶园与油棕园已不复见。昔日幽静凉爽的环境已被繁忙的交通所取代。
  近三、四年来,乌鲁音峇鲁出现了不寻常的现象,逢年过节竟然出现堵车问题,这是过往不曾发生的问题。本地车流量的持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取道这里前往云顶的车辆增多,常常把这个小地方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乌鲁音峇鲁的进步,最明显的改变,是食物价格的攀升与民情的淡化。自从云顶路通车后,这里食物的价格与吉隆坡的已相差无多,唯一还感到欣慰的就是食物份量还不至于太小。小镇上以往淳朴的民情开始不再如胶似水,以前水果季节时,主人家会自动采了分给左邻右舍一起品尝,斑兰叶咖喱叶只要照会邻居就可以自取。现在这种现象已鲜见,我发现只要可以卖钱的物品如斑兰叶咖喱叶等都已在菜市摆卖,大家相互交换物品的时代已渐行渐远。
  偏僻的乌鲁音峇鲁已踏入繁华的时代,虽然还是比不上邻近的万挠、吉隆坡,可是在乌雪县里,它已是小有名声的一个市镇。峇冬加里因云顶高原而发展,乌鲁音以卤面而闻名,希望它在发展的洪流下,还能保有原来的淳朴民风。
  我爱你,乌鲁音。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