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5月24日
按日期查阅

《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二册)前言

本书发起人汪友山(已故)
本书总策划兼总编辑
  廖建裕

  移民不仅带来了人口,也带来了原籍国家的文化、艺术和体育。不论是一块织布、一餐一饮,还是表演艺术、体育和武术,中华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在努山达拉群岛(Nusantara)随处可见。
  另一方面,土生华人群体对西方文化影响的态度也十分开放。他们接纳了西方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古典音乐、爵士乐、芭蕾舞、电影、美术、漫画、摄影等。他们的辛
  勤付出不仅丰富了印尼的艺术形式,也为现代印度尼西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值得强调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起,华人已在电影领域开创了先河。他们有的成为了导演,有的是编剧,有的是演员,有的是技术人员,有的甚至是影院老板。
  对于印尼的传统艺术,如峇迪布、克里斯剑、皮影戏等,土生华人也很感兴趣并潜心专研,由此还诞生了许多爪哇文化艺术家,如曾祖沁(Tjan Tjoe Siem)和吴德宣(Go Tik Swan)。源自中国南方的哇扬布袋戏(Wayang potehi)在爪哇地区非常流行,并成为了印尼戏剧的一部分。而美食,则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不论是食物的形状,还是中华料理的食材,皆可在今日的印尼美食中得以体现。
  在现代体育领域同样如此。华族一直致力于发扬强身健体精神。就羽毛球而言,华族运动员对印尼羽毛球实力的提升助力良多,而羽毛球,已经成为了印尼民族的代名词。换句话说,他们通过在羽毛球赛场上的奋勇拼搏来参与印尼民族主义的巩固和增强。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