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5月03日
按日期查阅

许定基(美国·纽约)

致敬护士
  

鼠 年3月下旬,纽约市感
  染新冠肺炎的病人急速暴增,每日新增入院人数超过300人。救护车在纽约市区大街小巷疲于奔命,日夜不停。最终筋疲力尽,心力交瘁,导致救护迟滞延时。无论医院的病床、医护人员和呼吸机,甚至药物,都出现严重的短缺。医院为了收治更多的病人,挖掘潜力加倍扩充资源,病床在医院的病房里一加再加,甚至连走廊也躺满了病人,结果也是捉襟见肘,床位天天告急。虽然,病床可以人为地扩充,在行政命令下见缝插针硬添加解燃眉之急。但医护人员,就无法做到一人多用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分身乏术啊。无论是医生诊治还是护士护理,常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疲于奔命的医护人员,忙得焦头烂额,服务质量骤然减低。如此恶性循环,本来可以治好的病人,在医疗系统几乎崩溃的情况下,难保不会遭遇听天由命的厄运。事实上,新冠病人无法得到细致的治疗和照顾,康复的希望无疑会变得更渺茫。
  “老公,你知道吗?艳艳明天就去新的工作单位上班了!”晚上,妻子突然对我说。
  “老婆,艳艳在养老院工作,不是干得好好的吗?使用公交车上班方便又快捷,且不用转车,一步到位,怎么突然转换工作了呢?”我不解地问妻子。
  “老公,艳艳说,这个工作她已经申请好一段时间了,现在才接到通知去上班。她说她喜欢到这个公立医院去工作,难道她的男朋友在这家医院工作?!”妻子神秘又自以为是地猜测说。
  “老婆,你不要瞎猜了,艳艳没有男朋友。”我知道艳艳月前已经跟男朋友吹了,就替艳艳解释说。然后焦急地问妻子:“那个公立医院接收新冠肺炎病人吗?”
  “老公,听说是收治新冠病人的定点医院!”妻子忧郁地望着我说。
  “老婆,艳艳原来工作的养老院,没有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安全又保险。她现在怎么突然转去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工作呢。你知道吗?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医护人员是很容易感染病毒的。”我瞅着妻子忧心忡忡地说。
  “老公,我真弄不明白。染病风险这么高,为什么三姐不阻止艳艳跳槽呢?”妻子焦灼地问。
  艳艳是妻子三姐的女儿,她从水牛城医护大学毕业工作已经两年了,一直在纽约唐人街养老院当护士。每个星期工作3天,每天工作12小时,年薪7万多,收入高福利好休息日多。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跳槽,特别是在这个新冠肺炎疫情严峻险恶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替艳艳的健康安全担忧了起来。
  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我从社交媒体上,看到有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博文,透露医护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竟然短缺到令我难以置信的地步。有的医院居然连一次性外科口罩都短缺,更不用说N95医用口罩储备充沛了。医护人员不得不延长、消毒后重复使用口罩,甚至有医护人员自制口罩、用黑色垃圾袋充当防护服,令我惊讶得目瞪口呆,无法想象。
  想到这里,我的心猛地“咯噔”一下抽紧,感觉自己有点儿眩晕。谁都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可是无孔不入,超级狡猾、感染力超强的世纪病毒啊!
  我没有犹豫,马上通过微信询问外甥女:“艳艳,你是打算到接收新冠病人的医院工作吗?”
  过了没有多久,外甥女就回复:“姨夫,我的确是这样打算!”
  我大吃一惊说:“艳艳你决定了吗?新冠肺炎病毒不是一般病毒,是世纪超级病毒呀,感染力前所未有。难道你不担心自己的健康安全吗?”
  “我已经签署了入职表,明天就上班。谢谢姨夫你的关心!”外甥女用一副镇定自若的语调说。
  既然外甥女的主意已定,如果我再固执己见,倚老卖老,我这个姨夫就成了拖人后腿的小人了。我赶紧换了口气说:“艳艳,你是护士,你对病毒的了解肯定比我懂得更多更全面。也许你的决定是对的,我为你的勇敢与执着感到自豪和骄傲。但你要注意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不受感染,你才有健康的体魄去照顾病人,才能坚持到抗疫胜利的那一天。”
  “我会做好个人防护的,姨夫你不用担心!”外甥女成竹在胸答复我。
  我仍然不放心,小心翼翼问:“你们医院有防护服和口罩吗?”
  “都有,这些个人防护用品医院是充足的,你放心!”外甥女安慰我。
  “网络上不是说,有医护人员用黑色垃圾袋当防护服使用吗?”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惶恐。
  “姨夫你说的情况,可能是小医院发生的吧。反正我去的公立医院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外甥女镇静自若说。
  关闭微信后,我再次疏理起纽约的疫情来。由3月1日纽约市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起,纽约的疫情不以人的意志左右,感染人数一直呈爆发式的惊恐万状态势往高处发展。一时医院人满为患,病人挤得医院的病房不堪重负,医护人员无法应对,人手严重短缺。纽约州长库默只得向全国发出援助倡议,一时响应者众,其中当然也包括我的外甥女艳艳了。一周后,7万多名志愿者向纽约州政府登记注册,其中有3万多名注册护士,7千多个职业护士,4千名护士长,十万火急驰援,此时此刻几乎被肺炎病毒击垮,纽约市多家收治新冠病人的公立医院。
  了解到这些实际情况后,我感到惭愧,无地自容。如果人人如我所想,只顾个人得失安危,临阵退缩。那么病患谁来医治照顾?虽然医护人员也有感染的风险,但作为一个专业人士,防护意识和方法肯定比一般人专业、精确,所以不应作为逃兵的借口。那些不顾生死,逆行而上的医护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勇气,为纽约陷入病毒阴霾的医院和病人,带来光明与希望。如果比喻对抗疫情是一场硬仗,那么说医护人员是战士、甚至是英雄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用生命作为代价的。
  有位医生说:“如果恐惧病毒,怕死当初就不要选择当医生!”
  一位年过八十,依然无惧肺炎病毒的老医护人员,在奔赴纽约前留下遗嘱:“万一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请不要让我上呼吸机,把生的希望留级年轻的病人吧!”
  大爱无疆,豪言壮语,震耳欲聋,感天动地慑病毒。我终于理解并敬佩外甥女的逆行选择了。
  然而,病毒并不会被人的精神吓退,更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它似乎要与病人、医护人员斗个你死我活。肺炎病患在一个一个地病亡,医护人员筋疲力尽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无力挽救的沮丧和忧伤。
  3月24日,纽约市西奈山医院,48岁护士长凯利染肺炎病毒殉职!成为纽约市第一个抗疫战场上倒下的护士,震惊纽约市医疗卫生系统,令市民悲痛哀伤。
  不知为什么,从此以后,我跟外甥女联系得特别频繁,甚至得到她的平安消息,我才可以睡得安稳。5月12日,纽约迎来了有百多年历史的护士节。在这个历来最让护士们快乐自豪的节日,今年竟然蒙上了悲伤的阴影,庆贺自己节日的护士少得冷清。好在踏入5月后,纽约阴霾的疫情终于迎来了缓解的曙光。但于5月10日,在纽约市皇后区艾姆斯特医院工作了20年的护士Erwin Lambrento,在黎明前感染病毒倒在工作的岗位上,令人心痛惋惜。
  没有一个病毒,能让医护人员溃不成军;没有一个病毒,可以将人类一举击垮。胜利永远属于人类!外甥女的勇敢和坚强,让我思量得信心满满。
  作者简介:许定基,祖籍广东开平,现居纽约。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过百篇,作品屡获征文奖和文学奖。著有散文集《情牵曼哈顿》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海外文轩作协会员。‘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