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5月03日
按日期查阅

木 桥 (小说)

万隆:侯斐珍
  

 那座穷乡僻壤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半,许久以来,河上只有一座破朽的木桥。
  前年雨季的一场暴风雨把木桥冲毁了,想要过河的村民只能绕行数公里。
  乡间的泥土路凹凸不平,还夹杂了沙土和碎石。一到雨季,泥泞路滑,徒步已是艰难,更别说骑单车,不知滑倒了多少人;到了旱季,一阵风吹过,尘土飞扬,劈头盖脸地让人睁不开眼。村民谋生计来回两乡之间就要花上半天功夫,更苦了上学的孩子们,天蒙蒙亮就要赶路,回来又要在烈日当空徒步数小时才到家。
  乌斯曼是城里的一名退休军人,中年丧偶,膝下无子女。想到为数不多的退休金还是回乡下老家过日子宽松些,闲暇日子又可以打散工补贴家用,他懂得一些工匠活儿。
  回到乡下不久,刚巧遇上木桥被大水冲毁的事,他也和村里人一样为谋生计的赶路问题倍感困顿。
  “要是有一座桥就好啦......”村里有人这么说,马上有人附和道:“是呀!,要是有人能架起一座桥,我们每过一次桥付三千盾也甘愿。”
  乌斯曼听了这些议论灵机一动,费了多日的思考和计划,自己动手架起了木桥。
  三周之后,一座简易的木桥架起来了,桥头上一块木牌清楚写着“过一次桥付三千盾”,乌斯曼每天就守在桥头上。
  村里人看到新的木桥架起来了都暗自高兴:“付三千盾可以少走几公里的冤枉路,太值了!”于是,过河的村里人都心甘情愿地把钱放入乌斯曼身边的木箱子里。
  一天、两天...... 一月、两月......半年过去了,乌斯曼的收入少说也有上百万了吧?村里人开始后悔了,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手呢?要不发福的就是自己啦。还有人愤愤地说:“他是退休军人享有政府的退休金,再说军人理应保护百姓、为百姓服务的,凭什么收钱?”说完还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神态。
  有人开始不交钱就想过河,乌斯曼上前拦住,指着木牌严正地说:“交钱!”
  看到他严厉的表情,又知悉他曾是军人身份,人们总还是怕他几分的,也都硬着头皮交了钱。可是等他们刚走到桥的那一头,乌斯曼就听到传来的咒骂声:“心这么黑,难怪断子绝孙!”
  乌斯曼听了这话,嘴唇哆嗦,浑身发抖,双眼露出痛苦的神色。
  年复一年,木桥上的哪个板块松了,那根螺丝钉掉了,乌斯曼都会即刻修好。背后又会有人啐他一口:“死守着摇钱树不放!”。
  顶着烈日、伴着风雨,乌斯曼守着木桥,数着木箱里的钱一天天积攒着。
  寒暑交替,不觉已过了三个年头。又到了冷风飕飕大雨瓢泼的季节,一连几天,桥头上看不到乌斯曼的身影,村里人开始猜疑:乌斯曼一定是拿着黑心钱到城市享乐去了,要不就是钱积攒多了怠惰几天,更有人暗自希望乌斯曼良心发现不再收取过桥费了。正当大家庆幸着过河不用再交钱时,远远看到村长迈着沉重的脚步走来,他两眼含着泪对大家说:“乌斯曼死了。”
  “死了?!”大家惊讶地喊道。
  村长继续说:“他死前,交给我一个账本,一个存折,三年积攒的总数全清楚记载着。他叮嘱我,木桥不耐久,用这笔钱修一座坚固的水泥桥,造福子孙......”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