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4月06日
按日期查阅
雅加达:许己斌

我们的荣光在大海 杂谈大变局(8)

——再谈马汉《海权论》的昨天和今天

  世界远洋贸易起源于三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英国学者沃德尔(O.W. Wolter)在《海上帝国室里佛逝与世界贸易》一书中描述:波斯人通过陆路与汉帝国进行的贸易,由于中亚一些大国的兴起而受阻,公元三世纪,开始了由海路和中国通商,中途经过古代印度尼西亚的室利佛逝王国(Kemaharajaan Sriwijaya), 並且通过马六甲海峡。这就是史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始。
  由于经过海道,陶瓷的贸易,香料的贸易都能夠大量的进行。所以人们也称这个海道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
  六百多年前,明帝国的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每次必经古代印度尼西亚,必经马六甲海峡,远航西洋(印度洋),到达波斯、阿拉伯、非洲等地。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舰队,长距离、长时间的远洋航行。
  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始终是一条自由贸易之海路、和平友好之海路。促进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波斯(伊朗)、阿拉伯、非洲,甚至欧洲之间的贸易、文化、人文社会的广泛联系和交流。
  马汉的《海权论》,是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海权理论。它強调要用強大的海军力量,来控制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狭窄海道,控制海洋,最终目的是要控制贸易和自然资源,控制世界。
  英、荷联军在1823年打败了法国海军,瓜分了马六甲海峡。荷兰把新加坡岛和马六甲让给英国,换取邦加、勿里洞及其周围诸岛,以及苏门答腊的朋古鲁。並相约分赃,英国控制大陆,荷兰控制群岛。
  由此,荷兰控制了香料群岛,不断地掠夺大批香料运往欧洲。而英国却在印度种植鸦片,并大量运往中国贩卖,套取大量白银。更在1840年发动 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
  法国控制了中南半岛,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走了菲律宾,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
  列強利用海军舰队,控制贸易、控制自然资源。割据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把海上丝绸之路及其沿岸国家,搅得天翻地覆。
  二战以后,亚非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经过一段漫长的拉锯,自由贸易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主流。
  习近平富有远见,他在2013年访问印尼期间,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性建议,同先前在哈萨克斯坦建议的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合称为“一带一路”,并且相继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所谓“五通”的具体内容,和“共商、共建、共享”的主张。得到包括印尼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首先,大家都有需要。各个国家彼此都有需要进行互通有无的贸易。要贸易就要有人文交流、文化交流;
  其次,中国有强大的实力。2020年中国GDP超过100万亿元,占世界的17%,估计2035年以前将翻一番,达到200万亿元,占世界的30%以上。这样的国力,就如汉朝、明朝一样,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有学者估算,中国在汉朝、明朝时期,GDP占世界的30%)。
  第三,中国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基建)能力,诸如码头建设,高速公路、桥梁、铁路建设,各种发电设备,又好又快又便宜。非常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丝路)还能够由点、线到面的发展,即从码头、道路、铁路、油气管道,直到工业区和经济走廊。一条龙服务。投资效应非常广泛。
  卫星导航的出现,造船工业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海运更安全、大型化、专业化、效率化。所有这一切,中国技术都把西方国家抛在后面。
  时势造英雄。印尼平民出身的佐科·维多多高瞻远瞩,他以复兴海洋強国为竞选主题,在2014年奇迹般地赢得大选。在总统就职演说时,他高呼:“我们的荣光在大海”!(梵语:Jalesveva Jayamahe,现代印尼语:Justru di Laut, Kita Jaya。)
  佐科带领下的世界最大的海洋国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印度尼西亚,成为新丝路最热诚的支持者。
  美国固执“马汉”式的思维,坚持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方式,极力反对新丝路的建设。从“重回亚太”,到“印太战略”,从岛链“围堵”,到南海“横行”,从贸易战,到科技战,一直到 污名化以及制造谣言,用尽了各种招数,来压制、包围和打击中国。
  中国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步步为营,不断进步。毕竟今非昔比,美国已经没有力量能够阻挡中国的壮大,也没有力量能够阻挡新丝路的发展。可以肯定,“一帶一路”必定将成为大变局的重要标志。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公共产品,它终将造福全世界。海洋是属于世界的。我们的荣光在大海!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