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8月28日
按日期查阅

苏懋华与他的《看海》

许均铨
苏懋华文友2017年在云南省腾冲县留影

  缅华笔友协会于2014年10月5日在澳门万豪轩酒楼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之后,成了缅华文坛的一个话题,世界各地的缅华文友纷纷加入缅华笔友协会,苏懋华文友就是其中之一。
  我 2015 年开始主编《缅华文学作品选》,在2017年秋总第三期里有收入苏懋华文友的散文《常回家看看》、《忆父亲》(第43—47页);诗二首《沙》、《净心》(第140—141页)。2018年秋总第四期,收入他的散文《像花儿一样绽放》、《花开花落》(第95—96页)。2019年秋第五期收入他的散文《在仰光生活一瞥》、《读书》(第70-73页);散文诗《看海》(第315-316页)。
  因为投稿,我偶尔也跟苏懋华文友在微信上聊聊,谈不上深交,因为他在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市,我在澳门,两地有千里之遥。因为我俩是同龄人,他大我三岁,他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云南腾冲县读书、工作,而我在60至70年代是在云南大理州的一个华侨农场读书、工作,有相同的生活经历。有道是:人不亲土亲,我俩在云南省那块土地上生活过多年,因此我们有共同的话题。他给我的印象是:沉默寡言。
  2018年11月,苏懋华文友在微信上对我说:“我现在在台湾。看到群里个别人无谓的纷争,感慨!”(微信群里常为一些芝麻小事争执,我处理的方法是:一笑国之。)我狷想苏懋华文友是去台湾旅游探亲,因为他的文章里有写过有孩子在台湾生活。
  他在台湾期间,在微信还对我说:“杨成炯先生是我们密支那市书画写作协会的会长,他对中国古诗 很 有 心得,书法也非常好,能否 让 他 入群?”
  缅华笔友协会当然欢迎所有文友投稿,加盟,共襄盛举。我马上联络他,并认识了杨成炯文友,我很快拉杨成炯 文 友 入“缅华文友”群了。(注: 2019年秋《缅华文学作品选》有收入杨成炯的散文,现代诗等。)
  请看看2017年他写的简介:苏懋华,男,1949年出生于缅甸格沙 (克钦邦),是年母亲带入云南腾冲探望外祖母,从此父母各居一方,一直跟随母亲
  成长。在腾冲一中初中
  毕业,文化大革命回农村
  接受再教育。1974年移
  居缅甸与父亲相聚,在缅
  甸打工,挖玉矿,后从事
  经商,现已退休。
  他一岁至二十五岁是
  没在父亲身边。云南省
  腾冲县与缅甸克钦邦接
  壤,自古以来两国边民是
  可以自由来往的,1949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两国的
  边民来往受到限制,苏懋
  华文友是其中之一。
  苏懋华文友告诉我,他父亲是远征军的战
  士。仅迢一句话,我就可
  以猜想到他一家的生活
  一定有不少波折和无奈。
  2018年12月,我收到
  苏懋华文友的散文诗《看
  海》时,我喜欢这篇文章,代他投到广东珠海市的一个公众号,并马上转发到他的微信上。
  我一直没有收到他的回复,当时我的工作也多,就以为他又去台湾了。突然收到密支那的阎盛芳文友的微信,才知说苏懋华文友于2019年1月24日因癌症去世。接着我收到美国加州杨明三文友的微信,也谈到苏懋华文友去世的消息。杨明三文友去美国定居之前,也是住在缅甸密支那市,他们认识。
  苏懋华文友的散文诗《看海》,应该是他的第一篇上公众号的作品,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他的作品己上网,因为1月9日之后,我一直没收到他的回复,“他知不知道《看海》上公众号?”至到我写这一篇文章时,都没有得到答案。《看海》一文会长久的留在网络上。
  苏懋华文友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写作,他的微信号我至今一直留在手机上,我珍惜这几年的投稿,交流的友谊,苏懋华文友,会长久的留在我的记忆中。(2020/8/11于澳门)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