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8月14日
按日期查阅

外勤记者梁德丽思

耶里·维拉宛
梁德丽思

  特蕾西亚·阿罗伊丝亚·桑托索(Theresia Aloysia Santoso),又名梁德丽思(Threes nio),是《罗盘报》的资深记者。1939年10月23日,她出生在中爪哇省的班查尔尼卡拉(Banjarnegara)城,是家里五姊妹中的老大。梁德丽思在三宝垄长大。1959年,她在三宝垄完成了高中学业,之后前往日惹的萨纳达·达玛大学(Universitas Sanata Dharma)的师范学院攻读英国文学研究专业。1962年到1965年,她在斯特拉·杜斯(Stella Duce)学校当了三年高中老师。1966年二月,梁德丽思加入了《罗盘报》社。彼时,《罗盘报》刚创刊八个月。
  在《罗盘报》社,梁德丽思开始了她的记者职业生涯。1972年至1973年,她曾在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广播电台工作。不过,后来她又重返《罗盘报》社,并在那里一直服务到生命的尽头。1978年至1979年,她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进修。1982年,她成为《罗盘报》驻美国纽约的特派记者。
  在印尼的新闻界中,梁德丽思是苏加诺政权向新秩序政权过渡时期为数不多的女性记者之一,以其作为记者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而见称。从业不久,梁德丽思就被委任为《罗盘报》采访总统府新闻的记者。当时,新秩序政府正竭力扭转印尼经济发展的方向,朝向开放市场经济的方向。在总统府的工作环境里,她得以结交总统助理、经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个时期,她的一大成就就是在1968年时采访了苏哈托总 统 (Kompas, 10 Juni)。(Threes Nio-repro cover buku Threes Nio)
  梁德丽思的采访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达官贵人。1969年,她对越南战争进行长达16天的采访,报道连续刊登在1969年4月 8 日到 21 日的《罗盘报》上。从她报道的字里行间,如在她采访越南南部的西宁市(Tay Ninh city)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从战场上归来的梁德丽思极具人性的一面。该地是美军占领区,当地居民都反对北越。在那里,梁德丽思见到了许多正在接受治疗的战争受害者。她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就在三个年轻人的面前,躺着一个大约11岁的越南小女孩。小女孩面容瘦削,脸颊和右眼旁的伤口,几乎已经变干了。掀开盖在她身上的白布,只见她穿着一件单薄的背心。这个孩子的右手被截肢至手肘处,左腿则完全不见了……在11岁的花样年龄,她就只剩下 一 只 手 和 一 只 脚 了……”
  在这场战争中,梁德丽思还记录了一位美国大兵的沮丧之情,他说:“我也有老婆和孩子。我想回家,和我的家人在一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梁德丽思对印尼的一些边远地区进行了多次报道。如,1971年4月,她跟随苏哈托总统一行访问了印尼东部地区。1973年,她采访了日惹周边区域,如班图尔(Bantul)、斯勒曼(Sleman)和贫瘠的基杜 尔 山 区 (Gunung Kidul)。随后,在1978年,她还报道了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亚沙汉县(Asahan)地区。当时,这个地区正在兴建水力发电和炼铝工程。
  从1982年开始,梁德丽思成为《罗盘报》驻美国纽约的联合国的特派记者。她单独一个人住在公寓单位,每天马不停蹄地报道着印尼官员在国外参加的各种活动和提出政治主张。1990 年12月,在结束了对布鲁塞尔 关 税 及 贸 易 总 协 定(GATT)会议的报道后,梁德丽思在她的单身公寓里心脏病发作。不久,她在医院里离开人世。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一册)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