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2月28日
按日期查阅
阿理

沙里洪老师,一路走好!

  久闻沙里洪老师的大名,在第二次印华棉兰文学节到茂榕园时也曾见到他,但是甚少联系。
  三年前得知老师他开始洗肾,却仍在病中继续坚持在《国际日报》的“印华文学”这片园地耕耘撰稿,让我非常感动,开始给他主编的“印华文学”副刊寄稿。其他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文友们闻讯,也纷纷给老师寄稿。
  通过老师的女儿李玲,开始与老师在手机上通信息,他鼓励、评点我的文章,也轻描淡写他的近况及他洗肾期间的一些事。一星期洗肾三次的日子,对一位坐八望九的老人,是绝不轻松的。老师说自己虽身体欠佳,仍振作精神动笔,想以此号召“沉睡”已久的文友们重新振作为这“印华文学”的园地献出一份力量。要是选没稿件,他要自己写,而对后期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好的他,毕竟是很吃力的一件事。可是,他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他都会坚持,一定让“印华文学”这副刊定期出版下去!面对他的这种精神和使命感,自是惭愧不已。
  今年一月,正好到雅加达,抽空去探访老师,但见他身体精神都走下坡。后来,虽然每周透析已改善为二次,但肾功能仍改善不佳,老师说只好听天由命。渐渐连看字都成问题,他女儿说他却还是固执地坚持工作。10月尾,收到李玲代他爸爸写的邀稿短信,还声明最少要五六篇。这几年中,我有时没寄稿,老师也会来信邀稿,却从不曾一下要那么多,但我还是陆陆续续照寄了。
  原来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向我邀稿了。
  冬至节刚过,星期一那天,收到张姐的短信,说沙里洪老师已经走了,虽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还是吓了一跳,更何况上星期五还向李玲问起他。
  对于失去这么一位文坛老前辈,心情是沉重的。另一方面,却也不忍心看他再受病苦。
  老师一生对印华文学作出的贡献,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在他最后的日子,都还在为副刊操心,这种精神真让人钦佩。
  我会继续给“印华文学”投稿,就如老师在世时一样,以慰他在天之灵。
  愿沙里洪老师,一路走好!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