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4年06月07日
按日期查阅

我国决定不再建设燃煤发电站

能源转型需要323万亿盾发展智能电网

  【本报讯】国营电力公司(PTPLN)管理层明确表示,印度尼西亚至少需要323 万亿盾(约 200 亿美元)用于开发三种智能电网,包括智能电网、智能计划和智能控制中心,以便在印度尼西亚传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EBT)的电力。
  国电公司风险管理经理苏罗梭(SurosoIsnandar)日前在雅加达凯宾斯基酒店的会议上表示,国电公司正在为匹配印度尼西亚的可再生能源输送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国电正在计划建设智能电网。
  他说:“在我们的计划中,有智能电网、智能计划、智能控制中心。这些都是技术解决方案。”
  苏罗梭说,在投资方面,“智能电网”的开发确实吸引力不足。因此,国电公司将寻求政府的帮助以建设从亚齐到巴厘岛的智能电网传输。
  他说:“传输成本超过200亿美元,涉及三大部分。是否具有竞争力?我们希望更快完成,随着资金增多,未来的趋势会变得更吸引人。而热能使用逐渐减少,更多的可持续性电力会进入市场,这样会更便宜。”
  据了解,国电公司正在制定 2024-2033 年绿色电 力 供 应 业 务 计 划(RUPTL),这是能源与矿务部(ESDM)与国电公司的更绿色的产品。
  根据各方的建议,国电公司供应的电力到2030 年能增加 21 吉瓦(2100 万 千 瓦),其 中51.6%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苏罗梭说:“这够吗?在我们将80万千瓦的煤炭发电量转换由天然气供应之前,我们还不会满意。”
  他解释说,在之前的电 力 供 应 业 务 计 划(RUPTL)中,国电公司已经成功取消了 1300万千瓦煤炭燃料电厂(PLTU)的建设。此外,国电还成功将 1.8 吉瓦(180 万千瓦)的燃煤电站替换为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厂。
  他说:“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数据收集,减少基于煤炭的排放。”
  此外,国电公司还通过共燃技术引入了生物质燃料,以减少燃煤电站的碳排放。预计今年需要220 万吨生物质燃料,明年则需要1000万吨。
  他说:“基本上,我们正在构建一个环保的生态系统,有明确的基础。”
  苏罗梭强调了支持国内能源转型的承诺,其中之一是不再建设以煤炭为燃料的发电厂(PLTU)。他说:“我们不再建设燃煤电厂。”
  国电公司专注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包括太阳能发电厂(PLTS)的建设。随着价格的逐步下降,这一发展进程得以推进。2013年,电价为每千瓦时20美分,五年后降至每千瓦时10美分,最近为每千瓦时约4分。
  苏罗梭详细解释道:“未来,价格会越来越有竞争力。以前被认为昂贵的,现在变得可以承受,如Bayu和Sidrap的 燃煤发电站。以前每千瓦时13美分,现在通过招标降至11美分,最新的招标在加里曼丹的土地上已降至5.5美分。”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快速步骤。印度尼西亚目前正处于关闭燃煤电厂的准备阶段。
  苏罗梭认为,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关闭燃煤电厂的政策不会牺牲经济发展。他强调:“国电公司不能单独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进行合作。”(Irw)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