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4年05月31日
按日期查阅

美媒:以军轰炸拉法难民营

所用炸弹系美国制造
  这是 5 月 29 日在以色列与加沙边境以方一侧拍摄的以军部队。 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美国媒体29日报道,上周末以色列军队空袭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一处难民营所用炸弹由美国制造。然而,美国政府当天仍不承认以色列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已逾越美方口中“红线”,称需等待以方对空袭的调查结果。
弹头型号易辨认
  以军声称26日晚在拉法空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目标,致两名哈马斯高级成员死亡。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则说,空袭导致至少45人死亡,包括至少12名妇女、8名儿童和3名老人,逾200人受伤。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华盛顿邮报》29日报道援引巴勒斯坦记者阿拉姆·萨迪克提供的照片以及多名专家的说法,称以军 空 袭 使 用 了 美 制GBU-39小直径炸弹。
  萨迪克27日探访遇袭难民营,拍摄到炸弹碎片。多名爆破专家根据照片作鉴定,确认炸弹碎片上的“81873”编码关联一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武器部件生产商。专家同时确认,碎片来自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GBU-39炸弹,因其弹头、制导和尾翼部分设计独特、易于辨认。
  以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28日称,空袭采用了以军战斗机“所能使用的最小炸弹”,且袭击针对特定目标。空袭后难民营燃起的致命大火并非全由以军炸弹引发,以军正调查起火原因。
  上述两家美国媒体均称,哈加里的说法与专家判 断 不 矛 盾 。 虽 然GBU-39炸弹属于精确制导炸弹,但英国陆军前军官克里斯·科布-史密斯指出,在人员密集区域使用这种炸弹“总会有风险”。
  以军称空袭发生在以方所谓“人道主义区”之外,但《华盛顿邮报》指出,以军并未在空袭前通知附近居民区撤离。
所谓“红线”在哪里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3月9日宣称,如果以军攻入拉法,将踩踏“红线”。他本月8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称,如果以军进攻拉法,美国将不会为其提供炸弹等武器。有线电视新闻网当时分析,拜登的表态是为以色列在拉法的军事行动设定“红线”。
  根据最近动向,美联社28日报道解读说,美国政府当下眼中的“红线”似乎是,以军应在确保平民安全前提下才能对拉法展开大规模进攻,否则美方将停止向以色列输送攻击性武器等援助。
  然而,在26日晚以军空袭拉法事件后,美方官员仍不认定以色列越过“红线”,坚称美国不会调整相关政策。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29日称,美方无法确认以军空袭使用的武器种类以及使用方式。他还称,美国将等待以方调查结果,来判断上述空袭是否影响美国对以军援。
  美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拜登政府依据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莱希法》,以严重侵犯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人权以及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为由,停止对以军援。
  《莱希法》得名于法案起草者、联邦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曾长期担任其顾问的蒂姆·里泽说:“许多时候,以色列人所作所为仿佛国际法对他们不适用一样,而我们政府的行为也仿佛《莱希法》不适用于以色列人一样。由此形成一种免责文化,便于他们对巴勒斯坦人几乎为所欲为而无需担责。”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