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4年03月23日
按日期查阅

美日菲进一步暴露“印太战略”真面孔

南海之声

  美国白宫当地时间3月18日宣布,首次“美日菲三边领导人峰会”将于4月11日举行。根据白宫发言人尚皮耶所言,三国领导人届时将在峰会上讨论“促进包容的经济成长与新兴科技,推动洁净能源供应链与气候合作,并促进印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安全”,并以此加强三方合作。
  随着峰会日期的临近,“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已在事实上浮出水面。该机制既从属于“印太战略”,构成了“印太战略”推出以来最新也是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三边机制,在内容层面实现了对“印太战略”的具象化。
  首先,“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是“印太战略”笼罩下的价值观联盟。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价值观和规范层面是拜登政府在推进“印太战略”过程中的关键诉求。
  这正如国务卿布林肯所宣扬的,“巩固我们的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如果美国不这么做,中国等国就会借机在东南亚地区“传播对美国民主的怀疑”。当然,不仅仅是“美式民主”,“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自由和开放印太的共同愿景”“航行与飞越自由”等均以成为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在地区强化价值观和规范引领的说辞,而“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的形成则基于此这一价值基础。
  其次,“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在事实上已然构成了安全与防务合作“准联盟”。众所周知,东南亚-南海地区目前正面临着突出的“军事化”威胁,这包括三个层面。
  一来,菲律宾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强海空力量建设与推进国家军事现代化,而这已然成为马科斯政府当前执政最重要的事项之一;二来,菲律宾前所未有地加强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防务合作关系。2023年,菲律宾马科斯政府扩大了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新增四个开放轮换基地,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访问部队协议也在提上日程;三来,美国“印太战略”虽然强调一体化和综合威慑,但目前依然十分重视和突出安全与防务议题,“美日印澳”“奥库斯”等“小圈子”“小多边”被视为关键,同时北约的“印太化”发展也同样在美国的推动下取得了进展。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美日菲三边机制”得以建立,成为美国推动下、美日同盟与美菲同盟为基础的新三边安全与防务“准联盟”,在逻辑上也符合美国在地区推动“联盟化”“小圈子”的一贯做法。在共同防御方面,日本相对坦然,美国会对菲不间断地强调共同防御承诺,菲律宾则对触发美国启动共同防御条约以保护菲律宾的条件展示很浓厚的兴趣。
  再者,“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还将成为美国及美日持续强化“小院高墙”的一条具体化路径,美日未来或将在科技与经济层面加强对菲的“友岸外包”。
  相比于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在推行“印太战略”过程中要更重视经济与投资领域,不仅希望在这一领域重新平衡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而且还将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视为美国推动对华“脱钩断链”和开展“友岸外包”的重点国家。
  为此,拜登政府不断推进“印太经济框架”落地,不仅将多数东南亚国家纳入这一框架,而且在经济贸易、技术标准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强化与菲律宾等国的合作。在此逻辑支配下,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3月11日-12日率团22家美国企业访菲,并宣布了总值超过10亿美元的贸易与投资,布林肯则在此访中特地参观了马尼拉一家半导体工厂,更声称菲律宾为美国确保芯片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合作伙伴。
  最后,“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还包含了洁净能源供应链和气候合作,是美国在能源领域落实“印太经济框架”和积极构建“印太绿色联盟”的最新尝试。
  能源气候议题是“印太经济框架”的支柱之一,“印太绿色联盟”则被视为构筑这一支柱的重要路径。不同于当前全球气候对话与能源合作的多边主义方式,“印太绿色联盟”则基于特定的机制、协议,具有浓厚的“结盟”色彩。以此,美国企图在地区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规范、标准制定方面占据主导权。于此来看,美国将能源供应链和气候合作置于“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也就自然不令人感到奇怪。
  鉴于此,“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已然成形,虽然同属美国主导下“小圈子”“小多边”,但却不同于“美日印澳”“奥库斯”,在对话与合作层面不局限于安全与防务,价值观、科技与经贸投资、能源合作等也构成了三方合作的重要内容。显然,这一机制强化了“印太战略”的实践,也进一步暴露了“印太战略”的真面孔。
  (本文作者:葛红亮,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中国-东盟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