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3年11月29日
按日期查阅

元首外交引领中美关系再出发

  

   把舵中美关系大方向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新华社记者许苏培
  飞越太平洋,赴约旧金山,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何去何从,牵动全球目光。此次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访问,为中美关系增信释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升稳定性,彰显了大国领袖在重大历史关头为人类和平发展尽责担当的气魄与胸怀。
  此次历史关头的重大访问,是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次访美,也是两国元首自去年11月巴厘岛会晤以来再次面对面会晤。在坦诚和相互尊重的气氛里,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为实现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此次访问为中美关系这艘巨轮从旧金山再出发指明方向、规划航线、开辟愿景、增添动力。
  此次历史关头的重大访问,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指明方向,也再次证明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美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中美是选择加强团结合作,还是挑动阵营对抗,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过去一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从巴厘岛抵达旧金山,殊为不易。如何从旧金山再出发?习近平主席讲得透彻:“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美中双边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有赖于稳定、强大、具有前瞻性、互利共赢的美中关系”。
  此次历史关头的重大访问,为中美关系再出发规划航线,为探索大国正确相处之道注入新动力。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的两个大国相处,需要基于大的原则性共识。有了原则,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能妥处分歧、拓展合作。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中方提出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确保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中美元首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这三项原则既是从半个世纪来中美关系提炼的重要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带来的深刻启示,应该成为中美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两国的差异过去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但这不能妨碍中美求同存异、开展合作。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中美打交道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此次历史关头的重大访问,确立了“五个共同”的努力方向,为中美关系破浪前行开辟了新愿景。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次旧金山会晤,双方应设立新的愿景:一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三是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四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五是共同促进人文交流。这“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浇筑了五根支柱,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美国密歇根中国创新中心前顾问汤姆·沃特金斯高度认同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认为“‘五个共同’构成支撑美中关系的坚实基础,将推动两国加强合作,为两国人民和全人类共创美好未来”。
  此次历史关头的重大访问,推动中美在多个领域拓展合作取得新成果,为两国关系重返正轨积蓄了新动能。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此次会晤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20多项重要共识。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团队继续保持高层互动和互访,跟进落实旧金山会晤后续。这些重要共识和成果进一步说明,中美之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也进一步印证了互利共赢是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具有高度互补性,在经贸、能源、科技、教育、人文等诸多领域,都存在广泛合作空间,在恢复经济、应对气变、解决地区热点等全球性议题上承担着重大责任。过去,中美曾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阻击埃博拉病毒、引领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合作办成了一件件造福世界的大事好事。未来,中美互利合作的动力依然强劲,基础依然深厚,空间依然广阔。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展现大国格局、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巴厘岛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就强调应从把握世界大势的高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此次中美元首会晤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导航定向,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中美应以旧金山为新起点,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推动两国关系持续改善发展,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符合两国人民利益愿望,也符合世界期待。
  汇聚中美人民正能量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郑汉根“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中美关系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的”“中美关系的故事是由人民书写的”“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在美国旧金山之行中,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重要演讲,60多次提到“人民”这个词,深刻阐述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对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深情期盼不断汇聚中美两国人民力量,持续推进中美友好事业。
  回望历史,中美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200多年前,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首航中国。150多年前,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同美国人民一起,铺设了横贯东西的美国太平洋铁路。二战期间中美两国人民用血与火锻造了“飞虎队情谊”;50多年前,中美运动员用“乒乓外交”拉开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鼓岭之友”延续了百年友谊佳话;费城交响乐团续写了跨越50年的音乐新篇……长期以来,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挥着独特的积极作用,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粘合剂”。过去50年,中美关系发展虽历经风雨,但中美民间的友好交往从未中断。正是中美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中美友好就是这样一项伟大事业。”长期以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中美民间交往。他深刻指出,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在京会见美国各界人士,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等活动致贺信,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在旧金山同他首次访美时的老房东、延续了40年友谊的艾奥瓦州友人等友好人士代表亲切会面、共忆往事……习近平主席以真诚与真情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往来,赢得两国各界友好人士的深切认同。美国飞虎队家族后人、鼓岭历史文化研究者穆言灵感慨地说:“习主席与我们都是民间友谊的积极推动者,特别感谢习主席提升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重要性,这份友谊关乎未来。”
  在中方积极推动和双方共同努力下,进一步畅通和持续推进中美人文交流成为中美元首会晤的重要主题。
  去年11月举行的巴厘岛会晤中,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同意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在刚刚结束的旧金山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要共同促进人文交流,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多来往、多沟通,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两国元首达成重要共识,将推出更多便利人员往来、促进人文交流的措施,包括增加中美客运直航航班,举办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优化签证申请流程等。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表示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主任沈昕表示,将从民间、地方、青年等不同层面积极规划下一阶段工作,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暖意。
  事实表明,中美关系发展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两国虽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但两国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劳务实。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珍视友情,重视交友之道,崇尚朋友之间“以诚相待”“以心相交”,主张与人交往“久而敬之”。中方高度重视并一贯支持鼓励中美民间交往,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必然随着岁月积淀更加深入人心。
  飞虎队老兵梅尔文·麦克马伦说:“在战争年代我们并肩作战,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做永远的伙伴。”“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创会会长庄汉杰表示,两国人民珍视彼此的友谊,心灵互通可以跨越任何障碍,美中民间友好“如参天大树,不惧风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中美关系走向光明的未来也必然依靠人民。由衷期待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不断续写新时代两国人民更多更美好的友谊新篇。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