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3年10月21日
按日期查阅

中国多地为被诬告干部澄清正名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近期,江苏、河南、湖北、辽宁等多地密集公布了一批为受诬告干部澄清正名的案例和数据。中新社旗下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指出,多地纪委监委为被诬告者澄清正名,体现了中国更加注重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精神。
  据《辽宁日报》9月8日报道,今年以来辽宁省为1806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湖北通报称,今年上半年该省为受到不实举报的84名县处级、559名乡科级干部澄清正名。据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今年1至9月,洛阳市纪委监委为251名党员干部进行了澄清正名。
  今年年初,中共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开展澄清正名工作。
  多名纪检干部认同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江苏省昆山市纪委监委派驻政法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安积琛在一次澄清会议上称,除了查处腐败,保护干部也是纪委监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查处诬告才能净化环境,希望受到不实举报的同志能够卸下思想包袱”。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室主任孙应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诬告陷害的危害性不容小觑。从小处讲,被诬告者名誉被抹黑后,精神压力必然会增大,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从大处讲,这股歪风邪气也会污染一个单位、甚至整个地区的政治生态。
  从公开案例看,除基层干部外,一些省管干部被诬陷后也得到了正名。
  据悉,浙江省纪委监委日前为7名省管干部集中开展澄清正名,这是中共二十大以来,浙江首次对涉及省管干部和省直单位干部(组织)失实检举控告开展的集中澄清。
  从澄清的方式看,重庆、河南等多地都采用当面澄清、书面澄清、会议澄清等。案例显示,会议澄清往往用于关注度高的举报事件,最为正式,也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消除负面影响。
  中国多地在为被诬告者澄清正名的同时,还制定出台相关措施惩治诬告陷害者。如浙江宁波出台工作办法打击检举控告中诬告陷害行为、黑龙江建立问题线索同级双向移送机制等。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多个恶意诬告陷害的案例发现,对举报者的责任追究包括党纪处分、训诫、拘留甚至获刑等。
  近年来,中央已多次出台规定,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提供了制度依据。例如今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 定 工 作 规 划 纲 要(2023—2027年)》明确,完善被诬告干部澄清正名制度。
  孙应帅建议,要对各地近年来数以千计的案例进行盘点梳理,分析哪些类型的案例适合什么方式处理,为今后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规定提供重要参考。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