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3年09月07日
按日期查阅

中国式现代化为东盟提供新机遇促进区域间共同繁荣与和平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太总站记者 刘志敏
  作者刘志敏与雅万高铁乘务人员摄于 2022 年 11 月 G20 巴厘峰会期间

  第四十三届东盟峰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应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总统佐科维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9月5日至8日出席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26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8届东亚峰会(EAS)并对印尼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携手与共。中国与东盟对话进程自1991年开启以来,经过30多年的同心协力,双方在各领域都有着务实合作,并且成果丰硕。中国-东盟关系也已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式现代化为东盟发展提供新机遇,促进区域间共同繁荣与和平发展。
  第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普惠东盟20多亿民众
  东盟成立于1967年,现成员国包括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10国,总面积约4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62亿。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将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互利共赢、富有活力,惠及双方11国20多亿民众。
  这其中,印尼是东盟10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基于最近的人口普查和官方预测显示,中国每平方公里人口数为146人,印度尼西亚约为141人,分别位列世界人口密度列表的第59位和60位。有着“赤道翡翠”之称的印尼和中国在自然资源禀赋和人口密度分布方面有着很多共性,东盟其他国家也与中国血脉相亲、同向同行。
  今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五大家园”建设、加快自贸区3.0谈判进程、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连续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务实合作中,不断地深化合作、提升双方战略关系,并在持续增强互信的过程中,让区域内的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今年将东盟峰会主题定为“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在本届峰会开幕致辞中,印尼总统佐科维明确表示,东盟明确的目标就是成为增长中心,东盟各成员国必须以更加协同、勇敢、快速的方式一起努力。佐科维总统在之前巡视本届东盟峰会主要场地时也表示,这次峰会有许多要讨论的问题,然而我们的讨论重点是经济。
  中国与东盟的交往深入且多元,其中在经济方面最为突出,中国和东盟合作对亚太地区合作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具有标杆性意义。现在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东盟也一举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是彼此发展的重要机遇,始终保持市场相互开放。中国自2009年起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方贸易额达9753亿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多,已经连续三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已形成多条产业供应链,中国与东盟众多成员国的经济紧密相联。尤其是随着今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也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相关专家对此指出,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加强互动,有助于稳定全球贸易。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理念除了与东盟各国在经济层面上的互联互通,也体现在中国给东盟多国提供的公共产品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印尼的“雅万高铁”、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两国双园”、老挝的“中老铁路”等等高标准、促经济、惠民生的合作项目,都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享共建,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生动注脚。
  第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处
  印尼总统佐科维在本届东盟峰会开幕致辞中指出,东盟的团结体现在不同文化、民族、语言、宗教等和谐共处。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这一崇高追求与东盟峰会的理念一脉相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对于东盟各国丰富多元的文化,中国秉承着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日益深化交流与合作,两国民众的距离也被逐渐拉近。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对象。2019年,双方人员往来超过6500万人次,每周往来航班近4500架次。截至今年4月,双方结成225对友好城市。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化新兴领域的密切合作
  现如今,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意愿和时代诉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贯彻绿色的新发展理念。与此同时,印尼净零碳排以及各东盟其他国家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发展蓝图,和中国的理念愿景相互呼应,这也让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政策和产业等方面有着优势互补的广阔合作空间。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东盟国家市场对中国电动车的需求火热。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刊文指出,2021年,东盟国家电动汽车市场总规模达到近5亿美元,到2027年预计将突破26亿美元。
  中国的多个代表性汽车品牌为东盟各国百姓大众着想,提供设计新颖、成本较低的新能源小型汽车,与此同时,中国一些汽车品牌还与东盟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合作,投产新能源公交车。这些合作在满足大多数家庭出行之需的同时,也为东盟国家的绿色发展目标做着最生动的实践。因为只有大多数的市民为低碳减排做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目标。
  第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打造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东盟峰会高度关注东盟的战略伙伴,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其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国在这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国际地区事务上,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双方在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合作机制中都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
  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东盟10国中,印尼在领导体系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印尼总统佐科维也呼吁成员国将东盟建设成为合作繁荣与和平稳定的基石。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本次峰会上指出,近年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战略引领下,中国同印尼关系快速发展,树立了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中方愿同印尼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打造更紧密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通过高水平、全方位战略合作,推动现代化建设交融互促,为国际地区合作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新动能。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也推动着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人民携手前行,助力东盟各国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打造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