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3年06月22日
按日期查阅

布习会:中美关系的发展开启一个新篇章

Harryanto Aryodiguno

  作者简介:赖剑文博士
(印尼总统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
Harryanto Aryodiguno,
Ph.D, Lectur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y Programs,
President University,Indonesia.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中行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面。这次会面的官方公布时间相对晚,但事实上一直有传闻两人将会面。
  习近平在会面中强调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并表示希望双方在具体问题上能达成共识,期盼布林肯的访中能够协助稳定中美关系。然而,报导指出,习近平在台湾议题上仍然表达了强硬的立场。
  这一情况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分歧和困难。虽然习近平强调相互尊重和共识的重要性,但他对台湾问题的强硬立场显示了中方在该问题上的坚持。这再次凸显了中美之间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存在的分歧和难以解决的挑战。
  这次会面的结果显示,尽管两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可能达成共识,但核心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存在。两国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对话,以解决分歧、建立互信,并实现稳定和互利的国际关系。
  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双方的努力和意愿,以及他们在解决分歧和建立共识方面的能力。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透过持续的沟通和合作,中美关系有机会实现更积极的发展,从而为两国及全球带来稳定和繁荣。
  中美高层会面背后的讯息让我们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来思考。安东尼·布林肯与习近平的短暂会面,尽管只有35分钟,却被双方解读为紧张关系取得进展的象征。这一事件凸显了现今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的挑战。
  根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观点,国家间的关系通常是以追求自身利益和权力争夺为基础的。在这次会面中,布林肯和习近平都表达了各自国家的核心利益,拒绝在这些利益上作出妥协。这反映了国家在保护主权和安全方面的常态做法。
  然而,现实主义也认识到,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尤其是当双方认识到彼此的存在和互相尊重时。习近平强调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并希望美国尊重中国的合法权益。这种对话和交流,虽然未在核心利益上达成共识,但仍然体现了合作的潜力。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布林肯的访华事前已明确表示,不希望此次访问有突破性的成果,而是为了避免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事实上,在会面后的报导中,中国与古巴讨论建立联合军事训练设施的消息再次突显了中美之间持续存在的不信任。这可能是对美国与台湾合作的一种回应,表明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仍然存在。
  此外,虽然布林肯坚称美国支持在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但北京拒绝了恢复军事通信渠道的请求,这些渠道自从2月的间谍气球事件以来一直处于冻结状态。中方还认为美国对中国个人、机构和公司的制裁是沟通障碍。
  这些反应表明,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困难和分歧,并且彼此之间的信任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建立和恢复。尽管如此,经济方面的合作仍然有可能改善。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将在未来的访华中讨论经济合作,这可能是一个增进两国关系的重要契机。
  总体而言,这次短暂的会面并未在核心利益上达成重大突破,但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双方可以进行对话、交流和彼此了解。
  尽管两国之间的关系依然复杂且面临挑战,但透过持续努力,建立信任和找到合作的领域,仍然可以追求更积极的关系发展。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