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3年04月12日 第2023-04-12期 >> 第B2版:工商/广告
按日期查阅

“匆匆走进”但又让人不想“匆匆而走”

的城市—浙江省台州市临海
远处的双峰“巾山”
 

龙兴寺
紫阳古街成为“网红打卡点”
东湖

  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台州市,地理位置夹在稍微更有名气的杭州、宁波和温州之间的沿海城市可谓有点“不公平”,但谈到塑料、贸易、医药、海鲜等贸易也是在全球也是排名前茅。此外,有趣的是,在茫茫词海中“台州”的“台”也是唯一读第一声。台州有着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佛宗道源”著称的天台山、“神仙居住的地方”美誉的神仙居、“世纪第一缕曙光”的温岭石塘等;在随意漫步于“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势来寻佛问道来挖掘人间秘境后,可大肆品尝太多最为接地气的惊艳小吃。我的出生地台州市下的一个县级城市—临海,更是被列为“中国五A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紫阳古街”为继云南大理之后“网上最为人气打卡点”,还有着蜿蜒起伏的南方版“中国长城”,同时去年又被央视垂青定为跨年主舞台之地。时隔三年疫情之后,骑着临海公共自行车兜了几圈,真真切切感受那一幕幕的变化。那些过于熟悉又似乎让人“刮目相看”的地点,催促着我动笔来记录那些片段,来重拾我儿时的记忆。
一、龙兴寺
  具有1300多年历史龙兴寺如一位深藏不露的隐士,鲜有人知它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日本佛教天台宗教的重要发祥地。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灵气的千年古刹,因为离奶奶家仅5分钟步行,小时候是我经常跑进跑出的“专有”寺庙。总记得每月正月初一和十五,奶奶带着我去那里吃一碗素面食,但却遭到我妈妈的反对,原因是吃素可能对孩子成长发育造成不健全。或许小时候偶尔的规律养成了一生偏爱素食的习惯。此外,还清晰地记得每年最后一天的午夜,总是裹着厚衣在寒风中爬上钟楼,静等古老铜钟所敲出明亮回荡的响声,来共享辞旧迎新的喜悦。
二、江南长城
  龙兴寺的一面就被”兴善门“所包围着,6000米的台州府城墙有着另一个美名—“江南长城”。虽然她比起北京的长城更有着“不爱红装爱戎装”的气质,但毕竟穿越了1600多年历史的城墙跨越了明、清至少1600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太多抗战的辉煌历史。记得小时候周末,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父母总会带着我从揽胜门主门先登个198级阶梯来个气喘吁吁,而且总说爬完主门就不再觉得冷了。随后,我们一般都会从带着一些橘子、旺仔牛奶,还有几包花生边走边吃着,爬到我小学就读的以杨哲商烈士命名的“哲商小学”后的北固山为止,全程一般2-3小时,正好是一个“周末半日游”。
  现在“江南长城”在全国早已名声远扬,尤其是在江浙沪地区,经过总是看到一排排的大巴停候着,感受和证实着江南长城“雄镇东南”的飒爽英姿。
三、巾山
  台州这个府城作为唐诗之路的终点,总是在历史上受到诗人们的偏爱,在这座山海水城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句;而临海的巾山又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终点,更是有10余位唐代诗人在此留下60多篇诗歌佳作。其实之前我也不了解这段历史,这次爬山忽然看到在半山腰用木板刻着“唐诗之道”,因此特意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巾山仅百余米高,位于天宁路的奶奶家正好在巾山脚下的路口处,因此如果我和表姐妹们来厨房过早,她就会打发我们去巾山爬个半小时来回,运动热身了,回来也正好可以开饭。当寺里晚课钟声敲响,古街上屋顶也飘出了大量炊烟之际,我和表姐妹们其实不催也会主动跑下来,毕竟孩子们也怕“日暮时分飞鸟归巢”的那份万籁寂静,且一上一下也早已定饥肠辘辘。
  又称“巾子山”的巾山有两个峰,相传华胥子在此炼丹修道,后来修仙趁着微风驾鹤西去,不料头巾被吹落,飘然而下变成了现在的“巾山”。今日重爬山林幽幽、禅意依旧,那份深厚人文底蕴柔情都藏在一草一木中,只有真正懂它的人,才会结为“有缘人”。
四、东湖
  “江南长城”揽胜门主门的对面就是东湖,这个堪比为“小西湖”的东湖距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亭台如画、堤隔桥连的东湖有着小时候和妈妈常来湖边洗衣服的记忆。小时候妈妈经常嫌水费太贵,总逢周末骑着自行车,背后捎着我,车前放着一筐中全家要洗的衣服和被子等。还有湖心亭中的蜿蜒曲折的“九曲桥”,那时候在此桥拿着相机拍照也是不是件平常事,尤其是在很特殊隆重的时候,叫上“凤凰”老牌照相馆的几个人帮忙拍几张更是奢侈。现在家里还珍藏着我娘姨们在九曲桥摆“妩媚”姿势的黑白照,还有我剪着“男子味”的齐耳短照。现在的东湖水质非常清澈,时而见湖面上有人在泛舟荡漾或在亭旁的茶馆喝茶下棋,好不惬意!
五、紫阳古街
  与“大隐隐于市”气质的龙兴寺只有一墙之隔相比,“临海第一古街“- 紫阳古街本有着一块块青石板铺设的低调,继续保留着穿越千年的宋代遗风。但只怪其内藏着独特的佛像古井,罕见的遗存建筑,历史文艺、人文风骨似乎都汇集在古楼檐角瓦上,聚集着从杂货定、小吃店、手工艺等上百家店铺,让它终于浮出水面,不得不称为网红!今年第一季度客流量超过360万次,而且每日总是看到这样的画面:几百号人排队购买临海海苔饼、蛋清羊尾、桔红糕、白水洋豆腐、嵌糕和乌饭麻糍,有时经常多达一个多小时、一些年轻人拿着照相机一直沿着路拍短视频,穿着古衣少女成群结队走在老街上用快门留下记忆。每次都不敢太去紫阳老街,满满的美食吃不过来,也不知道从哪一个开始。
  朱自清《匆匆》走过的一站即是临海,也是他文学道路上极为重要的一站,也在此他也创作了大量《匆匆》、《毁灭》等名篇。就如他在《匆匆》中所感叹到“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也想有机会今后多走走拾起“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在这依旧散发着,且越来越浓郁的临海,可以“不匆匆”地让更多的时间沉淀下来,去重新感受这个从小到处留下我生活了18年的城市;也绝对推荐更多“匆匆走进”的人群,这将是您定“不想匆匆回去”的一座山水城市。 本报记者叶露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