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3年04月12日 第2023-04-12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两代亲情一世缘

棉兰:彬赟

  家里墙上每半小时和每个整点会发出声音的时钟,是父母亲结婚时几个好朋友合并送的纪念品。今天中华文化在印尼越来越普及,知道时钟和拐杖是不送给别人的东西。
  过去初到南洋的那段年代,部分文化细节底蕴没那么深厚,当时也没听说时钟不送人的。二战结束,在南洋当时送时钟是属于深交密友比较贵重颇流行的馈赠品。我们搬过四处地址,这一时钟陪伴我挂在四个不同的屋子墙上,每天给我报时报点,指南我每天生活作息。它是我们家族两代人的报时器,陪伴着我们两代人风雨同舟,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为我们效劳提醒做事敲醒警钟。
  房间里母亲缝纫机前坐的那张藤凳子也是富有历史性的纪念品,1960年姑妈带着表哥表姐回中国定居时留下来给我们的纪念品。藤片重新编织过好几次,还是一张完整的民间住宅的藤凳子,母亲用来坐在缝纫机前缝补衣服。如今,父母亲和姑妈这代人都已作古,缝纫机虽然还在,却无人会使用,只作为一个见物思人的物件,缅怀过去的往事,遥寄相思。
  走过的历史都会沉淀出一个故事,茫茫人海难得一聚首,花开花谢能有几春秋。滚滚红尘难得一回眸,潮起潮落能有几回收?不管人生多少烦和忧,地老天荒爱无尽头。不问世间多少苦与愁,相依相伴直到永久。当初父亲14岁与姑妈同船下南洋,他们背井离乡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土地拼搏,姐弟俩在南洋,彼此就是唯一的亲人了。父亲干过多种行业,到北部当过仓库书记,我出世在北部,一周岁后又全家搬来苏北。姑丈病逝,国家颁布新条规,华侨不能在县城以外的市镇经商,华侨子弟生活断源,姑妈领着二表哥和二表姐无法在小镇经营谋业,打算回中国定居。
  那时归国浪潮达到高峰巅顶,父亲也打算回国定居,不过,因为弟弟要出世了,母亲说等下一批船吧。表哥表姐回到祖籍国,政府分配到昆明读书。姑妈和爸爸是最亲的亲人,他们经常保持书信联系。后来迎接难侨船不再过来,父亲有了新的打算和想法,计划在此长久居留,入了印尼国籍,正式成为本土公民,迁入农村做起养蛋鸡的生意。表哥从昆明邮政局寄了一些农场畜养业书籍给爸爸参考。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即使是隔山隔水还是藕断丝连。
  时代的巨轮转动,时局变换更迭。文革期间,父亲写信给表哥单位申请出来香港,七十年代初,表哥表姐都外流香港,在港期间省吃俭用日夜拼搏,好不容易糊口,把子女养大,站立在这寸土如金的弹丸之地,好不容易才有了香港政府分配住宿的一个公寓单元。两代人在各个不同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长大,经历了各种生活折磨委屈和坎坷。
  当年父辈们为了寻求三餐温饱远渡重洋,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下南洋打拼,好不容易在南洋摆脱了荷兰殖民地,结束了残酷的日本侵略。印尼国家独立不久颁布了十号法令,华侨遭受印尼当局排斥,远渡重洋又投奔祖籍国生活。留在印尼的我们,生活在此地,经过抗马时期;9·30印共流血事件;1998年恐怖“黑色五月”排华事件。生活经历了各种转折风波。这种风云变换,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
  六十年代回国期间姑妈,只带二表哥和二表姐回国定居,其他幼小的子女都送给人领养。事情相隔了半个世纪,这三个表哥表姐我都先后见过面。在偶然的一次海滨郊游,我遇上了姑妈送人领养最小的女儿,大家一起合照,我转发去香港,二表姐说,原来我小妹长得很像我妈妈,今生今世,如果我们有机会见面,那就是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了。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二表姐原本想回来第二故乡,看看离别了半个世纪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是否依然是椰影婆娑蓝天白云?无奈儿女们上班族,都没有较长的假期,无法陪伴过来实现夙愿。后来疫情爆发了,大家都不谈论出国旅游的事,内心的寂寥就更加渺茫了。
  大家每个夜晚都盼星星盼月亮,期待可以早日解除入关隔离的条规。我理解一个人日夜盼等的焦急,好不容易港澳传出今年年头将解禁通关的信息,元月份入关已经不需要隔离。虽然二月份港澳天气还颇凉冷,我到旅行社询问了香港入关还是需要单管鼻酸测试阴性的结果才行。买了机票三月初就动身赴港,虽然中途也碰上了重重阻碍和种种困难,我还是完成想要实现的任务,让分开半个世纪的姐妹和兄妹互相见面,也顺便在港澳旅游景点观光,充实自己的见识。
  回首往事,这半个世纪多来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坎坷、辛酸和苦痛呢!岁月在额头上增添了几道皱纹,头顶增加了银丝鹤发,霜鬓布满人生阅历的沧桑,换来这道夕阳的彩霞。隔代如隔山。粤语说:一代亲、两代表、三代见面嘴喵喵。闽南话说:一代亲,两代表,三代全不晓。生活就是这样,不断地轮回。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