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3年03月16日 第2023-03-16期 >> 第A6版:综合新闻
按日期查阅

蓬勃发展的山口洋华文教育

因为有他们的鼎力支持与默默奉献
与山口洋“南华中小学华文补习所”刘小红校长(右)合影

  华文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一直以来都很让人关心。
  自华文开放后近廿多年来,当初许多名校都纷纷高薪聘请来自中国的老师,让本地的学生有机会学好汉语。
  那时,由于印尼断层了卅多年的华文教育,懂华文而愿意再执教鞭的人士都已花甲之年,师资来源的确十分紧迫,培育合格年轻的汉语老师成了燃眉之急的工作;一开始,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还有个别团体或人士都一直在努力,将不少有中文基础的学生保送到中国去培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却很奇怪地发现,为什么有些名校、中企仍会跑去西加,尤其去山口洋聘请当地的年轻华文教师?也许原因是来自中国的师资费用高,手续繁多,而本地人才也不差呀!据知,单山口洋的一所华文补习所,每年都会有外岛的学校或企业前往聘请他们补习所刚中学毕业或者到中国培训回来的学生去工作。那又为什么这些人才很多都是来自坤甸、山口洋还有棉兰、巴淡等这些地方呢?
  2018年时,就曾经让我感到惊讶。那年印华作协举办了第二次青少年的中文写作比赛。参加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学生,但入围的却是西加坤甸、山口洋以及巴淡、楠榜、三宝垄的学生;最后他们来雅加达参加决赛,青年组得到冠军的是坤甸学生,学生组冠军的是巴淡学生,而且坤甸及山口洋学生得高分的占多数。
  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地理、人缘、环境?或许有点关系吧!但最主要一点是他们有专门的华文补习场所,也可以说有这样的环境!
  就拿山口洋这个城市做例子吧,山口洋华人占全市人口60%多,而且华人集中于市区,其他族群却分散在市郊,而世世代代市民日常交流都用客家话(河婆腔那种客家话),也让其他族群当小贩的、当店员的、当杂工的都学会了客家话,这种习惯对华人子弟在学习中文过程中十分有利,因普通话与客家话好多是一脉相通的,学习起来也比较快;二来那儿因靠近新加坡、马来西亚、沙捞越,华人每天打开来看的电视节目或收听的广播电台多数是这些国家的华语节目及华语歌曲,还有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孩子们在家里从小耳濡目染,对学习中文就感到亲切且容易,这就是上面说的环境地缘关系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自己专门学习中文的场所,比如坤甸有一所陈慧珍女士创办的“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山口洋有“教师联谊会”开办的华文补习所、山口洋南中校友会开办的“南华中小学华文补习所”、还有盐町新港的“印华公学”、高杯山的“印华公学”,市郊外的“福律新生华校”、“新光明华文补习所”等等都是供学生专门补习华文的场所。他们上课的时间是在下午三点至六点,学习课程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中文教材,所以比起其他正规学校一星期只参插几节中文课的学生学习时间比较多,也学得比较专。
  为了让读者更了解那儿孩子们学习中文的情况,在此就简单介绍山口洋自华文开放以来的概况。其实2000年华文正式开放之前,山口洋许多有识之士,为传承中华文化,已在暗中给孩子们补习中文。2000年华文开放后,各地的华文补习班(规模比较小)犹如雨后春笋般四处成立。2002年,在17位老教师发起下,山口洋成立了“教师联谊会”,拥有会员100多位(包括邻镇的华文教师),并推举了黄锦陵前辈为主席。山口洋“教师联谊会”在培育师资青苗起着推动的作用;当时他们选拔了一批有基础的学生在企业家或华社团体的支持下保送到中国去培训,学成归来后当上了补习学校的教师,又再培育新苗。另外,如2012年黄锦陵主席与徐崇妹前辈也曾带领了45名年轻的华文教师赴中国广东湛江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星期的培训;并在2017年年底主持为期两周的“山口洋教师联谊会师资培训班”,在赤道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请来了来自中国岭南师范学院的张鲁昌老师与周依依老师来培训,让来自山口洋周边地区的一百多位华文教师和准老师获得师资证书,缓解了当时印尼华文教育师资短缺的难题,这与黄锦陵主席与山口洋教师联谊会及华社热心团体、人士的倾心努力、默默奉献分不开。
  为了让读者更了解当前山口洋华文补习学校的近况,这里选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一所山口洋“南华中小学华文补习所”,是由当时旅椰南中校友会总主席倪秀龙旗下的教育福利基金会创办的,位于山口洋西区赫尔曼莎路(Jl. Hermansyah)的一间大院里,现执教的有13位年轻老师,多数是从该校及盐町新港的“印华公学”毕业后再到中国深造或培训回来的青年教师。补习所于2007年7月开办,至今差不多有17年了,学生有800多人,加上在石角村的南华小学总共有学生1200多名;小学一星期轮流上课三天,有六节课,初中每星期上五天课;现任校长是刘小红老师。
  刘小红老师是80后的年轻老师,是山口洋华文教育改革开放后培养出来的年轻中文教师的代表人物;目前她已拥有硕士学位,她还兼任山口洋盐町新港“印华公学”补习所的校长,管属下的学生有1500多位。
  能认识刘小红老师是因当年认识了她的父亲刘一飞前辈。2003年我回乡时,在林硕福乡亲(已故)带领下参观了盐町新港村的“印华公学”,让我看到了家乡因华校被封闭后的第一所中文学校。那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刘小红老师的父亲刘一飞前辈(已故)。
  后来才知道,印尼华文仍被禁锢时期,刘一飞前辈已在他们居住的村子里偷偷办起了华文家庭补习班,可说是当地传播华文教育的奠基人。改革开放后,华文补习班犹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学生已有一百多人。到了2000年下半年,刘一飞前辈就与两位热心乡亲共同出资买下了村里的一块地皮,并与多位乡亲组成了建校筹委会,他们积极进行募捐活动建校舍,资金仍然不足,后来得到了当时旅椰南中校友会主席倪秀龙乡亲的赞助。学校建成后,刘一飞前辈被推选为校长,于2001年5月1日举行学校开幕礼,命名为盐町新港“印华公学”,并于第二天正式上课。当时,学校只有两间教室,一间教务处,任教的还有郭娇媛与黄源兴两位老师。到了2004年赤道资金会捐建了两间教室,后来听说赤道资金会又再赞助了两间,教室增加了,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当时学生已有160名。该校小学毕业后转到山口洋石角南华初中就读(是当时山口洋南中校友会开办的),初中毕业后又回到家乡盐町新港“印华公学”任教,有的再到中国深造或培训回来,成了一批年轻的老师。而刘小红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刘小红老师2001年高中毕业于印尼国民学校,却从1999年就开始偷偷跟父亲补习中文,后来在“印华公学”就读,2003年曾在高杯山的“印华公学”任教一年,2004年被倪秀龙教育福利基金会保送到厦门集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深造,2007年大学毕业归来为“南华中小学华文补习所”服务,2016年被聘任为该校校长至今。以前,刘小红老师总是担心,因为他们的补习所仍是租的,慢慢再也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学生,但最近一篇由孤雁校友在《国际日报》发表的报道说,今年年初以倪秀龙为首的南中教育福利基金会一行人回乡置地并计划建校的消息,让乡亲们振奋欣喜,希望不久的将来,他们能拥有自己的学校!
  山口洋的华教能如此蓬勃发展,地方上的特殊性,如华人较集中,穷苦的孩子多,受星马电台电视台的影响等等补助了有利的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有不少热心人士对华教的奉献精神及热心团体如赤道基金会、山口洋地区乡亲会、旅椰南中校友会和各地的乡亲会的大力支持! 雅加达 思萍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