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2年12月13日
按日期查阅

福建永春:保护大美湿地,尽享生态诗意

  中国网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大美湿地,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生态获得感。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创新湿地司法保护机制,开展《湿地保护法》系列宣传活动,持续加大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在湿地保护与利用上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全县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明显提升。
守护最美生态底色
实施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根据国土第三次调查结果,永春县现有湿地面积1328.79公顷,有省级重要湿地2处,分别为:桃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湖洋溪黑脊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453.20公顷。其中,桃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第三大河――晋江的上游,是著名诗作《乡愁》作者余光中故里。
  据悉,桃溪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经国家林草局批准开始试点建设,并于2020年12月经国家林草局验收通过,为福建省林业局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之一,也是目前泉州市唯一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自开展试点建设以来,我县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按照《福建永春桃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要求,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各项试点工作。”据永春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总规》要求,永春县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实施湿地恢复项目13个,总投资3800多万元(不含征地),恢复修复湿地34公顷。落实小水电退出机制,结合发展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科普宣教,将退出后的电站厂房改造成湿地书吧;通过恢复水岸植被、生态清淤、原生动植物保护及水质净化多塘系统营造、退耕还湿、外来有害物种清理等措施,使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修复;通过恢复湿地生物栖息地,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硬质堤岸、裸露库岸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生态自然的河岸、库岸生态系统;通过精细营造,这些小微湿地已经成为良好的生物庇护所、优异的水质净化器、高效的科普宣教阵地和温馨的群众休闲场所。
  湿地之变,为绿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据监测,桃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有脊椎动物由试点建设初期的30目76科227种增加到目前的30目82科238种。鸟类由14目35科113种增加到14目41科124种,其中II级保护重点物种由19种增加到20种,中国特有物种由4种增加到5种。湿地,在这里哺育一方美

景。”永春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开心地说道。
多措并举强化治理
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近年来,永春县不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提升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湿地保护部门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力争在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创新湿地保护修复模式,推动生态工程全民共建、生态产品全民共享。
  据介绍,永春县制定出台《福建永春桃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试行)》,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乡镇的管理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弥补事业单位没有行政执法权的不足。设置禁渔区、开展清网行动等物种资源保护措施。将湿地公园列入福建省重要湿地名录,为湿地资源的长久保护提供法律支撑。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岸生态保护蓝线制度。县财政每年出资180万元,对湿地公园城区段实行常态化保洁。关闭拆除桃溪流域生猪养殖场314户66000平方米。投资2200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实现城区污水全面达标排放。鼓励、引导发展生态农业,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减轻湿地公园污水消纳的压力。实施小水电退出、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提高桃溪水系的流量和流速,增加水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综合治理,湿地公园水质稳定在国家Ⅲ类水以上。今年11月4日,永春县以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在县桃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二楼揭牌成立“永春县法院生态司法保护巡回法庭”暨“永春法院桃溪国家湿地公园法官工作室”,这是全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司法保护巡回法庭”。依托巡回法庭和法官工作室,永春县桃溪国家湿地公园与县法院深化沟通协调,共同探索湿地生态资源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司法职能、联合开展湿地巡护、共同推进诉源治理、协同完善生态修复、携手开展保护宣传等举措,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固碳储碳、保护水源、调蓄洪水等生态功能有效发挥,进一步拓展“国家湿地公园司法保护”品牌效应。
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探索绿色转型新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转化的路径尤为关键。换句话说,如何将在湿地生态产品上挖掘出价值?永春县正开展主动探索与积极实践。
  据了解,永春县将湿地公园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开发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文化研学型旅游项目,成为美丽乡村游的网红打卡点。利用余光中文学馆、湿地科普宣教馆、水生态文明馆、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四馆一线的地理优势,开发古色乡愁、绿色生态、红色党建“三色”旅游线路,成为永春旅游最具特色的品牌线路。湿地公园及周边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农副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孕育出永春芦柑、永春佛手茶、永春老醋、岵山荔枝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发展生态经济的拳头产品。引导群众参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运维,包括从事工程施工、绿化养护、景观维护以及土特产制作销售、旅游纪念品销售等服务行业,聘请为保安、保洁、巡护员等,实现共建共管和共赢共享。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挖掘和融入当地文化,如,乡愁文化——利用台湾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是永春乡贤的有利条件,在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建设“余光中文学馆”,专题展示乡愁文化;白鹤拳文化——打造白鹤广场,通过白鹤拳经典招式雕塑展示白鹤拳文化;海丝文化——恢复海丝内陆始发港许港古渡,重现昔日繁华与荣光;香文化——建设“中国香都”主题广场,打造百亿元产业集群新地标;华侨文化——利用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内的闲置民宅,打造华侨文化馆;小水电文化——利用湿地公园内退出的电站厂房,建设集小水电文化及湿地文化于一体的休闲书吧;编纂《瞻彼永春桃溪之奥》一书,系统全面展示桃溪湿地孕育下灿若星河的永春文化。
  城市多一块湿地,生活多一份诗意。下一步,永春县将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促进人与湿地和谐互动,为打造生态宜居县城积蓄永春力量。(黄娜玲辜成柱谢大显)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