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9月27日 第2022-09-27期 >> 第B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似曾相识燕归来

棉兰:晓杨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就读三保学校小学四年级。棉兰市的华文报纸《印度尼西亚日报苏岛版》是针对华社的媒体。听过长辈们说,之前还有《民主日报》、《民报》、《华侨日报》、《南洋日报》(后改名为《新中华报》)、《苏岛日报》、《新中国报》,这些早期的报纸,我没有印象。我自青少年时期阅读的华文报纸,只有《印度尼西亚日报苏岛版》。
  当时家住郊区,罗先生是这一区分发报纸的代理,自行车铃响了,我就到篱笆前接过报纸,罗先生夫妇和女儿都轮流派送报纸。当时我识字不多,接过报纸最先看的是电影院放映什么影片?当时好几家夜总会很流行跳舞,广告上那些舞娘柔姿媚态,彩练双飞,和敦煌壁画的飞天,各有春光秋色。报章上很多文章,短篇小说、长篇故事,有很多字我都还读不懂,要借助父亲写字台案前的那本《辞渊》,翻查其读音和字词的解释。
  在那个年代《辞渊》几乎是每个懂得华文者都必备的华文工具书。华文水平高的华人家里,还有上下册的《辞源》和《辞海》,以及《康熙字典》。父亲也有一套《辞源》,不过我几乎读不懂,只能翻查使用《辞渊》。《辞渊》是最具权威性的华文工具书了。
  在那个封闭式年代,敏感的问题都不准发问,很多字词都是靠自己摸索。那时的儿童也不会有太多样式的玩具,除了积木,其他就是球类和木制、塑料制的玩具了,阅读成了我的一大爱好。1974年元旦,华文报纸被迫停止出版,罗先生就改为代理分发印尼文《分析日报》。
  回忆起当年的《印度尼西亚日报苏岛版》,有一篇文章《我有一段情》,觉得好值得玩味。报纸上刊登的,不管是广告还是寻人启事、道歉启事、讣告、离婚启事等,我都会关注,感觉有一些字词使用得很贴切。当年也有文艺副刊版,很可惜我只可以读懂标题,除了比较浅白的内容我可以读懂,那些文友的稿件,很多字我是都不认识,或者说,读得出来,可是意思还不能彻底领悟。由于不认识而不懂得珍惜。
  1965年之前的棉市顶尖华校是苏东中学、棉华中学和崇文学校。我于1961年住在郊区农村,那里人烟稀少,隔壁是苏东中学的数学老师殷德意,他先生是林幼美。每天看到殷老师穿著整齐的旗袍,步行出去两公里路口等车,下午可以见到林老师步行回家。假期时学生们骑自行车来拜访殷老师,在殷老师家门口。那群大哥哥姐姐们,用网兜在老师家前院捕捉蜜蜂、蝴蝶和蜻蜓,因为城区的孩子对自然界的昆虫感到很新鲜。我就在草坪上观看他们扑蜂蝶。妈妈告诉我,苏东中学的学生文笔都很好,字体除了工整娟秀、遣词用字都很讲究的。报章上的副刊文稿,就是妈妈最喜欢的精神粮食。
  我靠补习学来的华文阅读报章,有些字词要翻查字典才明白意思。自己幼年喜欢吹笛子,每晚听到对门的哥哥在大树底下,特别是月明之夜。学长有时也指导我如何吹奏笛子。给报章写稿的人,有一位叫孟笛,估计他必定是一位吹笛子高手,可惜就不认识他。六十年代,郊区人烟稀少,我们常到河里捉鱼捕鸟。报章结婚贺词常写“祝愿你们鸳鸯双白头”,我询问爸爸什么意思,爸爸给我解说:鸳鸯是很多颜色的一种鸟,白头翁鸟头部有白色的羽毛,中国文化就借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用白头翁比喻俩人白头偕老。鸳鸯这里没有,有白头翁鸟。哇!鸳鸯有很漂亮的羽毛,可惜我没有见过。“鸳鸯在中国才有”,这是爸爸的解释。
  陈学长从仙达市搬来这区居住,其父亲是家父当年仙达的同事,他和我一起跟着补习老师补习,他之前读华校,年龄比我大好几岁。学长很喜欢收集副刊的文章,部分旧报纸里头的文章,剪裁后收集成册。我那时还读不懂,不过也喜欢帮他剪裁他想要收集的文稿,知道他喜欢收集莫涵、子凌、章选、金燕子、金梅子、林牧、杜牧、孟笛这些人的文稿。学长的妈妈喜欢看一篇长篇小说,叫《又是黄昏》。我只记得标题,不懂得阅读内容。迄今事隔已经半个世纪,不过当时学长的兴趣收集剪报,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近日在报章上阅读到当年我学长收集的剪报作者,虽然我没有直接与他们联系,不过通过朋友间接知道他们的点滴。当年经常阅读到的章选、子凌、莫涵、孟笛、金梅子,他们仍然笔耕不辍。今天有了网络世界,可以广泛地接触到各地报章。我已经可以读懂他们写的内容,并且羡慕那些写作的学长们,阅读到那些半个世纪前已经很熟悉的名字倍感亲切,似曾相识燕归来。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