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4月21日 第2022-04-21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我与《唱和诗》结缘的故事

廖省:苏歌

  当年升上初中后,我开始阅读课外书,因喜欢吴炳贤(白羽)老师教的历史课,所以也喜欢上有历史背景的梁羽生武侠小说。书里头附有不少诗词,引人入胜,看到心仪的佳句,我还会抄下来。
  父亲见我对诗词有兴趣,特地买了3本上海新华书店出版的《古典文学普及读物》给我:《唐诗一百首》《宋诗一百首》《唐宋词一百首》,经过悠长的岁月颠簸,没想到这3本诗集还保留至今。
  踏入打工生涯后,有多余的钱都会去买书,除了一整套的金庸作品集,35部梁羽生作品也收集了30部,最喜欢的是《萍踪侠影录》,第一次读到的诗就是这部作品的卷首词——调寄《浣溪沙》:
  独立苍茫每怅然,
  恩仇一例付云烟。
  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
  永存侠影在心田。
  此中心情倩谁传?

  金庸先生别出心裁,使用自题词句作为《天龙八部》的回目,而梁羽生先生也是古诗词高手,其小说的回目都是自题的两句诗,是每个回合故事的精华,几乎他的每部作品都有自题的诗作,比如《白发魔女传》卷尾的《七律》:
  别后音书两不闻,
  预知谣诼必纷纭,
  只缘海内存知己,
  始信天涯若比邻;
  历劫了无生死念,
  经霜方显傲寒心!
  冬风尽折花千树,
  尚有幽香放上林。

  曾经参加过台湾中华函授学校,选读了一科《古典诗歌欣赏》,虽然10课讲义读完,但还是搞不懂“平仄”,对写诗根本无从下手,只能“望洋兴叹”!
  之前也学写过一些打油诗,只是写出想表达的东西,尽可能押韵,如此而已,不登大雅之堂。
  2021年8月23日,《硕河桥》李庭蓁主编发来一首孙国静老师的题诗《赞袁隆平》,邀约我唱和,我坦言平常读诗只是欣赏用字遣词押韵,但不懂平仄,现在想写,一时感觉好难啊!
  她鼓励我,不需要写得多美,对平仄就好,并发给我写平仄诗的格式,详细地讲解,如何分辨一个字的平仄,以及如何押韵等;还发给我刊登过的《唱和诗》作参考,令我茅塞顿开,于是开始提笔试写人生中的第一首格律诗。
  自己动手写诗,蓦然间明白了唐朝诗人贾岛“推敲”的真谛。李主编为我把关,指出需要修改之处,折腾了三天,总算完稿了。她说许菁栽是她的老师,而我是她的学生,那么许老师就是我的太师父咯!
  她把拙诗转呈给许老师过目,没想到得到许老师的赞许:“写得很好!一个字都不需改!”
  接下来的唱和诗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有些题诗不是我所熟悉的话题,绞尽脑汁,遍搜枯肠,仍然错误百出,所幸许老师不吝赐教,给予斧正,让我从中学习,获益匪浅。
  经过半年多的摸索,感觉稍有寸进,经许老师修改的部分也越来越少了。今年3月6日下午,忽然接到李主编发来简讯,正在恭请许老师找文友写《俄乌战争》题诗,也邀约我试一试。这一次推敲不太久,晚上九点多就交卷了。她转呈给许老师过目,有幸得到许老师的认可,让拙诗作为主题,真的是愧不敢当啊!
  许老师通过李主编发来简讯:“您好!以后请勿再提什么太师父,外面的人听了多不好!大家一起学习古典诗词,是一个缘分,只是在正规的诗词中多认识一些知识,因为诗词是给内行的人看,一个人说好或一万个人说好,不一定是好,内行的人说好才是真正的好。我很高兴大家能聚集同堂,勿分彼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是一个难得难再难逢盛缘,应该把握良机,好好珍惜才对!”
  我赶紧回信:“遵命!我心目中的他是张三丰真人!”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