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4月04日 第2022-04-04期 >> 第A3版:综合新闻
按日期查阅

区域性整体保护 助力梅州客家非遗传承

张弼士故居旅游区(林翔 摄)
2019年12月2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东汉剧表演
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吴腾江 摄)
叶剑英纪念园(长盛 供图)
梅州客家古村落、围龙屋等古建筑(摄南方日报记者何森)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素有“世界客都”之美誉,郭沫若曾称赞“文物由来第一流”。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原文化部于2010年5月批准设立的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目前,共有十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90项,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5位;全市有中国传统村落78个、国家级古村落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6 个、客家围龙屋4367间。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埔寨火龙、五华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当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梅州不但保护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人,还积极探索非遗的生存空间,将其原状保存在所属的环境之中。
  活跃非遗传承,赓续客家历史文脉
  近年来,梅州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平台建设,先后升级改造中国客家博物馆、广东汉剧院、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剑英图书馆,相继建成18个农耕文化博物馆,设立全国客家菜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国戏曲名家、广东汉剧名师、客家山歌剧名师、陈全新名老中医、大埔县高陂瓷雕陈国新等一批传习工作室;建成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传习中心、展馆、传习所,让非遗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注重客家研究成果的“三进”目标——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推动客家非遗在学校的传承和发展。
  嘉应学院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课程、广东汉乐、客家方言与文化、客家山歌演唱与创作、客家美食文化与产业发展等相关课程近20门,共有近3000 人次学生修习。以“文化惠民”演出为抓手,完成“南国牡丹”剧场改造维护,提升“周五有戏”“周六有歌”驻场惠民演出质量,每年组织戏曲进社区、进农村等惠民演出近800场次,受惠观众超80万人次。
  广东汉乐在大埔县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氛围浓厚,14个乡镇都设立了广东汉乐传习所,有广东汉乐活动点200处、传承基地29处,社区成为传习和展示的空间;成立汉乐研究会、组建女子汉乐团,召开研讨会、出版会刊论文集、开设网站等。自2001年起,举办暑期青少年广东汉乐免费培训班19期,培训学员共5000多人次,老一辈汉乐艺人不遗余力地在传承广东汉乐中发挥余热,一大批中青年乐手活跃在城乡。
  保护传统村落,坚定村民文化自信
  梅州境内保留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为守住文化的根,留下乡愁,村落老房子建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不拆房、不填塘、不砍树,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禾肚里、外婆家、又见钧质楼、三舍、花间慢、醉美书院等老房子打造成的星级民宿,成为近郊乡村游憩地、农耕文化体验地、康养旅游目的地。
  在众多传统村落里,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养生养老产业,使村民在传统村落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桥溪村升级改造成“桥溪古韵”景区,并入雁南飞茶田景区后,对村落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村内16座古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景点,村民生活在村落里,成为传播古村文化的使者,村民每年可按门票收入的10%分红。
  积极盘活叶剑英、张弼士、黄遵宪、丘逢甲、李光耀、李惠堂、林风眠、李国豪、邹鲁、田家炳、何如璋、朱云卿等名人故居,放大名人效应,把这些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的金字招牌擦亮,让其名扬海内外。
  举办林风眠诞辰 120周年纪念活动,促进中国美术院等美术艺术资源进入梅州,建设艺术小镇。借助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院士影响力,建成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学术论坛,打造数学小镇,推动数学科学在蕉岭生根。
  打造特色镇街,增强客家文化认同
  近年来,梅州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利用,让非遗融入美好生活,建设非遗特色小镇,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非遗打造成镇街的特色品牌,不少非遗项目和产业已成为促进梅州经济和旅游发展的引擎之一。
  五华县元坑作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动人的故事,在五华县横陂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中注入足球文化元素,挖掘足球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方式,传承和弘扬独具特色的足球文化,传承文化遗产,影响和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埔西河镇车龙村依托张弼士故居,高规格建设张弼士博物馆,打造张弼士文化IP,建成集历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观赏、葡萄酒文化体验、生态乡村休闲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重现百年张裕不朽传奇。
  梅江区以江北凌风东、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实施“一城两坊”活化利用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凌风路非遗街区,做好非遗传承展示,带旺街区业态,带动街区文旅发展。梅县区客都人家景区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客家非遗文化展示基地、粤东地区最大规模的百年古建筑群、广东省首个沉浸式情景体验互动景区,其中有3个国家级、3个省级等共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驻,通过非遗展演、展示、体验等多种方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客家非遗精粹,让客家非遗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加强顶层设计,保护工作有序规范
  梅州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实验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市、区)也按照相同规格建立了当地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领导、管理机构和工作平台,为实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014年9月,梅州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广东省的支持,将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理委员会加挂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牌子,统筹推进实验区建设;大埔县作为实验区建设的主战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管委会。
  近年来,各县(市、区)先后设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中心,加挂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牌子。市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与县(市、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中心共同承担实验区建设的日常事务。
  为使保护工作更加有序、规范、科学和可持续,先后通过地方人大立法,出台了《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制定《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试行)》《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工作实施意见》《梅州市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利用实施意见》《梅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等规范性文件,统筹规范文化生态区整体空间、项目名录、专项门类、活态传承等,实验区的制度建设不断推向深入,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正大步向“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迈进。
  (广东省驻印尼经贸代表处供稿)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