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2月22日 第2022-02-22期 >> 第A6版:综合
按日期查阅
印尼归侨黄解放:

从县城走出来的联合国专家(1)

中国赤壁:宋锦来
2018年12月5日出席“2018上海国际航空法律论坛
  ——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法治保障”并演讲
2018年1212月月1010日黄解放局长日黄解放局长(右)看望九十高龄的老校长王雄
2018年12月10日笔者和黄解放局长(左)合影
2017年8月1818日在福建泉州出席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日在福建泉州出席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
黄解放幼年时被父亲带着参观中国文化展览

  在湖北赤壁知道黄解放的人不多,但认识他的人都满怀敬意!因为他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大家也都颇有些惊奇:三国古战场赤壁小县城,是如何走出了一位国际航空法一流专家,国际组织多边外交“文装战士”,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民航组织法律事务与对外关系局局长的呢?
  黄解放博士是武汉大学学士、麦吉尔大学硕士、莱顿大学博士,首位中国籍国际民航组织法律局与对外关系局局长,国际知名的航空法专家。从1986年至今,先后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工作,担任法律官员直至局长。他曾兼任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加拿大国际法协会副会长,并在加拿大、荷兰等国的多所高校担任高级研究员、研究生兼职导师等工作。黄解放在国际航空法、国际空间法等国际法学科与实务领域,具有颇高的学术造诣与学术影响力,在国际组织和外交界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声誉威望。
  寻找到黄解放局长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记得还是2017年2月22日应赤壁市外侨办邀请,陪同海外回来的老乡聚会,他们听说笔者一直在寻找赤壁籍在外乡贤,便提到有一位在联合国工作叫黄解放的老乡,我便迅速要到黄解放联系方式,随后通过各种方式很快和黄解放取得了联系。经过一年多的微信交流,2018年12月10日终于在赤壁见面了。依然记得那天见面的情景,他在回来的前几天就发来信息,说他将约上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节能环保事业部总经理王志民一起,回来看望原来在蒲圻(赤壁)一中就读及工作时的老校长兼教育局副局长,已九十高龄的王雄老师,也是王志民的父亲,还要我帮他联系几位多年的老朋友一起聚一下。
  想到第一次和从联合国回来的风云人物见面不免有些忐忑。一见面我就认真打量着这位神奇人物,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头发些许花白,戴一副眼镜,目光深邃,颇具外交家的气质。他亲切的和大家一一握手,拉起家常,非常和蔼可亲,还给每个人分发带来的小纪念品,让人非常感动!
  交流中得知,黄解放博士并非土生土长的赤壁人,是一名归国华侨,祖籍福建泉州,赤壁是他的第二故乡。他于1956年8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因受印尼著名的“930事件”影响,1966年5月随父母回到中国,在广东花县华侨学校就读,1969年父母被中侨委分配到湖北,湖北省外办又分配到了蒲圻(赤壁),他也随之转入到蒲圻(赤壁)一中就读。
  谈起母校一中和王雄老校长,黄解放滔滔不绝,满怀感激。在他面临失学之际,是祖国给了他重返校园的机会。在蒲圻(赤壁)一中,他长身体,长知识、长思想、长历练。还记得,一次会议后有粉蒸肉,几个同学,每个人都吃了一斤饭!一中是名校,数、理、化、语文都有名师,他受教良多。有国际眼光的父亲,不相信“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电台刚开播广播英语课程,就带着他学习英语,补充了一中的教育,打下了他英语的基础。那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啊!防空洞外数九寒天,洞内他和同学们挥汗如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一中,他成长为学习标兵,培育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益一生。品学兼优的他,广受老师、同学的喜爱,被推选为校学生会主任。
  1974年毕业后更被母校破例聘请为民办教师,从事英语教学。这是他职场的第一份工作,每月工资26元。在母校任教二年后,被推荐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武汉大学英语专业76级学习。后师从以周鲠生、韩德培先生为代表的“珞珈学派”,在国际法研究生考试中名列前茅,由教育部派遣公费留学加拿大,进入被誉为“国际民航组织官员的摇篮”,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航空法研究生学府——麦吉尔大学航空和空间法研究院。被该院院长称为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研究生。
  谈到父母,黄解放满是崇敬和感恩!父母言传身教,鼓励他好学、扎实、奋进、爱国!父亲黄永晖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幼年丧父,日军南侵,使他未能在热爱的中华学校读完小学。但经过刻苦努力,自学成才。1946年,年仅17岁的父亲便登上了中华学校讲台,为华侨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父亲以鞭策自己学习、工作的中华文明为骄傲。他非常自豪地告诉儿子,中华文明具有何等巨大的感召力!他的一位领导朱毅,是已经连续五代扎根印尼的侨生。中华文明,在遥远的千岛之国,通过中华学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已经离开祖国五代的朱毅和千万华侨子弟一起,培育成才。朱毅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毅然归国,参加抗战,奔赴延安,共赴国难!
  中华文明在海外彰显出的伟大力量,激励父亲把他的一生贡献给了侨教、侨社、侨务事业。他1951年代表教师联谊会当选为三宝垄中华总会理事,1952年23岁时担任三宝垄中华总会总干事,一直连任至1966年总会被迫关闭。1952年中华总会改选时,父亲发挥精通印尼文并且熟悉印尼法例的优势,严格依照章程,主导了首次由理事而非会员选举产生中华总会主席,在党的领导下,拨正了中华总会的船头。他联络多个民主进步社团,协调、选举深孚侨心的进步侨领林绍宗为主席,何隆朝为副主席。在何隆朝先生继任总会主席后,协助何主席为中华学校、华文报纸和华人社团的公益事业而忘我工作。在使馆领导下,与何主席、其他侨领和广大侨胞一道,开创了三宝垄侨界广泛团结在党的周围的新局面。他在艰难之时,为维护侨胞利益挺身而出,不畏风险。1960年,在一万多难侨涌入三宝垄等待搭乘接侨船归国期间,父亲参加接待难侨工作的后勤指挥、安保和海关联络等工作,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帮助难侨平安回国。他的爱囯热诚,给时任驻印尼大使黄镇留下了深刻印象。(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