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9月22日
按日期查阅

最美不过夕阳红

廖省:苏歌

  9月18日周日午后三点,趁着疫情趋缓了,到椰风新城送月饼……
  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妻子制作月饼,除了分发亲友也接了一些订单。陈老师就住在朋友家附近,相隔几条巷子,交代儿子把车子开过去。
  按了门铃,屋里的小狗就开始吠叫。等了一下,她女儿把门打开,我赶紧高声喊道:“陈老师,是我。”
  第一次见到陈老师的大名是在2018年4月19日的《国际日报》副刊上,我的一位前华校老师陈耀顺发表了一篇题为《怀念东方语言文化中心的老师们》的文章,文中提及2000年由某一企业退休工作以后,为了挽回自己渐渐忘却的中文,他加入了东方语言文化中心补习班。在那里学到很多,词句、词汇、语音、语法和汉语拼音。在陈美致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高级班第九级汉语水平考试。他的考试成绩刚好过关,有资格随同40多名的学员参加免费赴中国北京华文学院师资培训;文中也向东方语言文化中心培训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从那以后,为人师表的陈美致老师就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2020年11月,承蒙印华作协袁霓总主席把我加入寒暄阁群聊组,与久仰心仪的写作前辈欢聚一堂,真是三生有幸!还惊喜地发现,陈美致老师也在群组里,与陈老师有了交流后,才知道她幼年时曾在城区槟榔社居住过,十分巧合,我妻子也是那区的老居民。虽然素未谋面,但是谈起左邻右舍的先辈们,大都认识。相约待疫情过后,找个机会见一面,杯酒言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5日泉州市侨联发函,聘任陈美致老师为海外社团联络员,寒暄阁文友齐声祝贺。陈老师语重心长说道:“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收到这么多的祝贺首先让我先说声衷心的感谢!它也意味着有这么多朋友对我的希望!是的,任重道远;要做的事这么多,时间这么短,唯有每天量力而行,争取能够多做一点‘正事’吧!我希望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印尼华文教育工作要靠大家来做,可喜的是印华作协的朋友个个都很棒,都很正能量!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再次向各位致谢!祝各位安好!”
  更可喜的是,没等到疫情彻底结束,咱们就见面了,寒暄几句,随即奉上手信,请她笑纳,并祝“中秋节快乐”!我妻子也下车来拜见陈老师,就在她家门前聊一聊故居槟榔社的老故事。临别时,请妻子替我和陈老师拍张照片,记录我的人生轨迹中曾到此一游。
  归途中,仔细端详照片中的陈老师,她头发依然茂密、柳叶双眉弯弯、眼神充满智慧、肌肤润滑白皙;慈目含笑,神采奕奕,看不出实际年龄,岁月仿佛只在她身上轻轻遛过。
  车子正往西区的寒舍开去,日正西沉,斜阳把半边天染得霞彩万道,美得不可方物。但愿在我们人生的夕阳红岁月里,尽余晖,温暖他人也照亮自己,禁不住轻哼: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