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1年09月04日 第2021-09-04期 >> 第A6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艺术表演舞台上的华人 (2)

尤莉安蒂·巴拉妮(Julianti Parani)
兰东巴龙舞

  在峇厘岛有一种名为“中国英雄舞”(Baris Cina)的传统舞蹈,它是誓言执行的一部分,至今仍然存在于峇厘岛巴洞县(Badung)的勒农村(Renon)。中国英雄舞,顾名思义,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体现在演出服饰和伴奏乐器加美兰(Gamelan)使用了中国大锣——贝里锣(Gong Beri)。演出时,十八名男性舞者分为两组。第一组的九个人身穿黑上衣和黑裤子,肩挎白色绶带,头戴黑色宽帽子,手握一柄长剑。表演结束后,他们会坐到大锣旁边。而另一组人穿着一身白衣服,戴着黑色帽子,再挎着黑色绶带,跟第一组面对面坐下。首先,第二组的一个人开始攻击第一组,后来所有人都挥舞着长剑入魔了。最后村里一位长者,把圣水洒向舞者和观众,现场归于一片宁静祥和。
  巴龙舞(Barong)是峇厘岛的另一种传统舞蹈,它是一种神圣的仪式(Bebali),是前东印度时期流传下来的。人们猜测Barong这个名字起源于Bahrang,意为“熊”,是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中的一种神兽,它穿着的花被子,和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大鼓一样,来源于中国和日本。巴龙有两种,一种只有两条腿,而另一种有四条腿。兰东巴龙舞(Barong Landung)里的巴龙就只有两条腿,体格较大。雄性巴龙叫做杰罗·格德(Jero Gede),而雌性巴龙叫做杰罗·鲁(Jero Luh)。人们带着这对巴龙在村里巡游,为农田和居民们祈求福佑。关于兰东巴龙舞的来源有一个传说,查亚·潘古斯(Jayapangus)国王的妻子看到自己儿子残暴治民,悲恸过度去世,国王因此哀痛致病。后来,在美丽姑 娘 江 菁 薇(Kang Chin Wei)的协助下,中国的女大夫林恩布(Empu Liem)治好了查亚·潘古斯国王。国王爱上了这位美丽的江菁薇,并迎娶了她,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一直没有孩子。每当他们出游时,总有人民前来请求福佑。他们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塑造成两头巴龙,以延续赐福的传统。《民族协同媒体》(Media Sinerji Bangsa)2001年第34期写道,峇厘岛出现了一个关于兰东巴龙起源的新传说,故事与中华文化有关。故事说道从前在中国大陆,有一个江姓商人,他的女儿名叫江菁薇。有一次他和女儿坐船出远门,来到峇厘岛的巴诺拉占(Panorajan)王国,船搁浅了。国王斯里·查亚·潘古斯爱上了江菁薇并娶她为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被峇厘岛的人民永远铭记,他们决定制作一种大型面具布偶——兰东巴龙。这个传说成为舞剧《巴陵江传说:斯里·查亚·潘古斯国王和江菁薇公主》(Legenda Balingkang:Raja Sri Jaya Pangus dan Putri Kang Cing Wei)的创作灵感。在第24届峇厘岛文化节,印华百家姓协会(Paguyuban Sosial Marga Tionghoa Indonesia)峇厘岛分会表演了这个故事。
  峇厘岛也有不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巴龙舞,它们起源于峇厘岛巴杜布兰村(Batu Bulan)。这种巴龙舞讲述了《罗摩衍那》(Ramayana)里的故事,并已经成为日常的游客观赏节目。
  在爪哇传统文化里,中国末纳(Menak Cina)是一种日惹特色的舞蹈,是爪哇木偶戏(Beksan Golek Kayu)系列故事之一。巴苏基·古斯沃洛哥(Basuki Kusworogo)是故事的主要创作者,他们于1973年和1976年在伊斯玛伊·玛祖基艺术中心(Taman Ismail Marzuki,简称TIM)创作了这种木偶戏,后来真人哇扬文化协会(Perkumpulan Wayang Orang Jaya-Budaya)首创采用真人哇扬来演出。真人哇扬文化协会于1970年由贾亚古苏莫(D. Djayakusumo)和萨多诺· W·古苏莫(Sardono W. Kusumo)等文化人在雅加达创办,并活跃至1978年。
  中国末纳真人哇扬(Wayang orang Golek Menak Cina)是由苏丹哈孟古布沃诺九世(Sultan Hamengkubuwono IX)大约在 1942年前后提出的设想,它根据巴格兰(Bagelan,中爪哇城市)木偶戏的舞蹈风格进 行 创 作 。 中 国 末 纳(Menak Cina)的故事改编自阿米尔·哈姆萨(Amir Hamzah)的故事,讲述了宏德德(Hongtete)国王的女儿,一个中国姑娘黛薇·安达宁伽尔(Dewi Adaninggar)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后,爱上了科巴尔曼(Koparman)国王阿米尔·安巴亚(Amir Ambyah)的故事。宏德德国王同意安达宁伽尔公主带着中国军队前往科巴尔曼王国。到了那里,安达宁伽尔公主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三角恋情之中,因为阿米尔·安巴亚已经娶了戈蓝国(Kerajaan Kelan)的公主为妻。后来,在跟戈蓝国公主争斗中,安达宁伽尔被害死了,因此,她的亡灵发誓等到戈蓝国公主生下与阿米尔·安巴亚的孩子之时,她要报仇雪恨。据说,现今在日惹王宫(Keraton Yogyakarta)的中国末纳表演(Beksan Golek Menak Cina)还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尤其是在舞蹈动作的美化上,以使表演更像是由木偶故事改编而来的舞蹈,而不是舞起来的木偶戏。
  近来关于峇厘岛传统勒贡舞(Tari Legong)起源是否受到中华文化影响,产生了一些争议。伊·诺曼·冷邦(I Nyoman Rembang)等 人 在 1974 年 至1975年间进行了一项关于勒贡舞表演艺术发展的研究,并总结了三种勒贡舞的起源和背景。其中一个新奇的说法是,勒贡舞与一个来自京塔马尼王国(Kerajaan Kintamani),名叫李孔(Lee Khong)的华人奴隶有着联系。他专心致志地学习神圣的宗教仪式中桑 扬 戏(Sanghyang)的 动作,并编排了一支优美的舞蹈,第一次演出便得到国王和人们的赞誉。后来这种舞蹈被称作李孔舞(Tari Leekhong),后来演化成 为 勒 贡 舞(Tari Legong)。据史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es) 记 载(2008:196-197),2003年他采访了本度路(Bedulu)的勒贡舞蹈大师阿优·格度·穆冷(Ayu Ketut Muklen),她承认并强调了勒贡舞起源中的中华文化影响因素。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二册)》。本篇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