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6月24日
按日期查阅

畅谈巴厘四十年变化 未来旅游无需大建设

——专访印尼知名作家和雕塑家戴安娜女士
戴安娜女士
采访中
戴安娜女士一些著作

  从生动富有戏剧性的巴厘民间小说《色彩字符(The Painted Alphabet)》、巴厘建筑描述《热带世界的灵感建筑(Popo Danes : Bali Inspired Architecture for the Tropical World)》到记录光圈下的巴厘摄影著作《数字时代下的传统巴厘(Bali, Ancient Rites in the Digital Age)》来透视边远村庄的文化视角。 近日,《国际日报》巴厘岛分社记者有幸专访印尼知名作者及雕塑家戴安娜女士(Diana Darling)眼中巴厘岛40年的变化、个人经历及对巴厘未来旅游业的看法。
  问:40多年前第一次您是如何来到巴厘岛?
  答:我在澳大利亚长期逗留后想和朋友一起度假,因为巴厘岛对于澳洲来说算是相对临近的度假胜地,因此坦白地说,第一次踏上巴厘土地其实是作为一个游客;但在逗留两个月里,我对巴厘岛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无比着迷,尤其是他们作为人类与无形世界交织的奇异和随和,当时在离开之际的一瞬间忽然打算继续延长假期来继续了解和探索,就这么时光飞逝至今40多年。
  问:在您的眼中40年前的巴厘岛与现在有什么最大的不同?
  答:最大的不同是岛屿的外观,即建筑。在许多地方,巴厘已经从农村走向城市,但此城市化的进程无形中虽有着积极的影响,如人们更健康及富裕,并对世界了解也更广泛;但年轻人与土地及本源更为疏远。在疫情下严重依赖旅游业的巴厘岛,应该更清楚认识到旅游业在经济上是脆弱可变的;其次,当今一代对于自我文化的保护意识远远没有老一辈的强烈。
  问 :在《 巴厘素描(Bali Sketchbook)》书中提到,巴厘岛人相信他们可以用信仰来改变未来的命运,归纳于魅力、想象和技能。您觉得巴厘岛未来的旅游业发展的着重点是什么?
  答:如果说巴厘岛人忠于从祖先那一辈继承来的精神文化,就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但需要运用其所有的魅力、想象力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来实现这一点。换句话说,面对未来旅游业的重生和发展,巴厘岛人民需要拥有一个基于传统但不失自我的强大价值观,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除了在意识上的加强,我认为未来巴厘岛旅游业需发展可遵循较好的模式:第一,发展维护乡村社会经济,即寻找新的经济解决方案,以便人们无需离开村庄就能谋生。例如,在家就可维生的手工业可升级制造出更多样复杂化的商品,而非仅仅是纪念品;第二,农业仍然很重要。"花园式旅游业"也是未来巴厘岛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第三,我个人完全不赞成建设大型旅游基础设施,因为游客将会能够迷失在巴厘岛的现实中。巴厘岛人民应该意识到:“只有是一个生活美好的地方,人们才会想着去参观”。
  问:您嫁给了一个巴厘岛人,西方背景成长的您在融入巴厘文化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即使结婚 30 年,很幸运能与巴厘丈夫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我们住在一个拥挤的家庭式大院里,家庭村落的最高价值是社会家庭的和谐,因此不能一直把自我价值放在首位,而是要从其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作为西方背景的我多年来生活工作上最大的挑战。
  我们再次感谢戴安娜女士与我们分享其眼中的巴厘岛,也希望对巴厘岛有兴趣的您可以来从她众多著作中来了解更深入的巴厘岛。本报记者 叶露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